[实用新型]一种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21345.9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江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埃森诺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3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质量 多功能 监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网络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网络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而我们对于它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各大信息技术服务公司都在致力于发展网络质量监测方法和监控装置的研究。
按照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连)的七层网络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可将服务、接口和协议明确的划分为:物理层(第一层)、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网络层(第三层)、传输层(第四层)、会话层(第五层)、表示层(第六层)和应用层(第七层)。
另外,我们知道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为核心。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
国内公司所提供的网络质量监测系统,仅实现了上述TCP/IP模型中应用层的业务仿真测试,它采取的旁接方式,既没有LAN串接方式,也没有对网络数据流实现控制。
而国外公司则采用串接方式,它们是对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实现控制与测试,但它们没有LAN旁接方式,也没有对应用层进行业务仿真测试的手段。
它们虽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解决对上述TCP/IP模型的各层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测试的问题,对确保网络的服务质量,在技术手段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发明人从综合提高网络通信质量的目的出发,提出了一种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包括主板、存储系统、通信接口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
1) 主板由CPU板和FPGA板构成,并采用CPU板与FPGA板分离的结构;
2) CPU板存储系统由三种模块组成;
3) FPGA板存储系统由两种模块组成;
4) 设置有多种通信接口;
5) 设置有USB接口;
6) 设置有以太网供电的接口;
7) 设置有“直通”保护;
8) 设置有LAN串接方式和LAN旁接方式两种接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所说的CPU板和FPGA板用PCI接口连接。使CPU板即可与FPGA板组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所说的CPU板存储系统的三种模块分别是:
1) FLASH用于存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2) SD卡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日志文件及数据;
3) SDRAM用于存储操作系统运行时的临时文件。
本实用新型的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所说的FPGA板存储系统的两种模块分别是:
1) FLASH用于存储FPGA程序文件;
2) SRAM用于存储临时文件及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在LAN串接方式使用时,能够对TCP/IP模型中的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联层、传输层进行测控、可以发起RFC2544链路测试、可以发起本地与远程环回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在LAN旁接方式使用时,能够对TCP/IP模型中的应用层进行业务仿真测试。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具有的技术优点能够对TCP/IP模型中的各层进行测控,从而能确保网络通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网络质量多功能监控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和功能原理框图;
图3为本装置串接方式部署图;
图4为本装置串接方式工作原理框图;
图5为本装置旁接方式部署图;
图6为本装置旁接方式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与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埃森诺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埃森诺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1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