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1270.4 | 申请日: | 201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许生骏;王俊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3B21/14;F21V1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机 光源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源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在大型演讲或是办公室简报场合,投影机是不可或缺的装置,然而传统的投影机体积甚大,不仅占据桌面空间,可移植性也不佳。针对此问题,各家厂商莫不竞相投入大笔研发经费于投影机微型化领域,当前市面上已可见整合在相机或笔记型计算机上的微投影机。然而微投影机因为体积过小,散热不易,无法如大型投影机般可内建高功率的光源,因此微投影机所投射出来的影像的亮度往往不甚高,使用时必须关闭所在环境的灯光,或者是寻找较为昏暗的场所。
微投影机目前大多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其光源,目前常见使用红绿蓝等三种颜色的二极管混光以得到白光。虽然使用红绿蓝等三种颜色的二极管混光光源设计,但发现光源在传输过程中漏光造成出光效率低,而且,现有微投影机的光源是通过许多凹凸透镜以及反射镜的组合来调整光的行进方向,因此,微投影机的内部组件配置将因此而受到限制,无法将光机机构做一弹性设计。此外,光线每经过一次透镜都会造成一次光耗损,因此现有微投影机光源的发光功率也会受到影响而无法有效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可提高微投影机光源的发光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端面与一侧面;
至少三光纤,每一光纤具有一输入端与一输出端,其中所述一光纤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端面,所述其余光纤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该侧面;
一发射端,设置于该端面;
至少三点光源,分别耦接于该些光纤的输入端,分别用以发出一第一波长、一第二波长与一第三波长的光;及
一反射镜、一第一分光镜与一第二分光镜,设置于该壳体内,该反射镜中心点与该第一分光镜中心点的连线垂直于该第一分光镜中心点与该第二分光镜中心点的连线,该反射镜平行于该第一分光镜,该第一分光镜垂直于该第二分光镜。
上述的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其中,所述三点光源分别为,具有610nm至650nm的该第一波长的点光源,具有500nm至600nm的该第二波长的点光源以及具有450nm至490nm的该第三波长的点光源。
上述的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其中,还包含:
多个全内反射透镜,分别设置于每一该点光源与该光纤输入端之间;及
多个菲涅尔透镜,分别设置于每一全内反射透镜与该光纤输入端之间,用以聚焦该全内反射透镜所收集的光至该光纤输入端。
上述的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其中,每一该点光源为发光二极管,且出光角度小于30°。
上述的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其中,该些光纤为高纯度石英玻璃抽丝材质多股光纤,直径在0.5至10mm的范围中。
上述的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其中,每一该点光源为激光二极管。
上述的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其中,该些光纤为高纯度石英玻璃抽丝材质单股光纤,直径在0.5至5m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由于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其发光功率并不相同,因此可以调整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量,以使白光的演色性更佳,不仅有效提高微投影机光源的发光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的体积,有助于微投影机的微小化设计。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TIR透镜与Fresnel透镜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微投影机的光源模块
10......壳体
101.....端面
102.....侧面
11......光纤
111.....输出端
112.....输入端
12......发射端
131.....第一点光源
132.....第二点光源
133.....第三点光源
14......反射镜
15......第一分光镜
16......第二分光镜
81......全内反射透镜
82......菲涅尔透镜
91......第一波长的光
92......第二波长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1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