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性电子膀胱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0436.0 | 申请日: | 201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尧松;王海丽;俞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307 | 分类号: | A61B1/307;A61B1/005;A61B1/07;A61B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黄娟 |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性 电子 膀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对膀胱、尿道等泌尿科疾病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软性电子膀胱镜。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医学上诊断和治疗尿道、膀胱疾病时,膀胱镜是必须的,膀胱镜及膀胱镜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泌尿外科诊治病症的重要工具。在现在的尿道膀胱镜中硬质的尿道膀胱镜应用的最为广泛,但由于窥镜视角一般为0°、30°、70°和90°几种型号,其视角均是固定不可调节的,这样在操作时就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视觉盲区,容易产生误诊和漏诊,很多时候需要凭借医生的经验才能完成检查;同时在进行不同的诊疗操作时,需要更换不同视角的内镜,增加了操作的繁琐和制造成本。现在很多膀胱镜内芯是使用玻璃柱状透镜有序排列的光学系统,光线在系统中传输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损失,这样就制约了膀胱镜光学系统传像系统图像的进一步提高。在现有的公开文件中,有中国专利“硬质多通道电子膀胱镜(CN201558096U)”,具体公开了一种硬质多通道电子膀胱镜,其外形基本保持了传统的膀胱镜的外观,硬质多通道电子膀胱镜分为主体内镜和鞘管两个部分,鞘管设计有至少一条操作通道,鞘管的先端部设计成钝形,有利于保护尿道不被损伤,鞘管与主体内镜通过锁紧装置配合使用,主体内镜的光学系统放弃传统的玻璃柱形透镜光学系统,取而代之为分辨率更高,图像质量更好的电子CCD光学系统,主体内镜设计有一条直径大于等于2.8mm的器械通道,采用该大直径的器械通道,方便手术操作。但是依然存在观察视角过小,容易产生误区,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顺应人体尿道的自然生理曲线,视场范围大,消除观察盲区,图像显示清晰,确诊度高,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的软性电子膀胱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膀胱镜容易产生观察盲区,视场范围不够,容易误诊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插入痛苦小,能有效记录观察结果,安全性好,能自检的软性电子膀胱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膀胱镜插入比较痛苦,只能实时观察,不能自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软性电子膀胱镜,包括镜管和与镜管相连的操作部,所述的镜管包括插入部、软质弯曲部和先端部,所述的插入部连接有软质弯曲部,在软质弯曲部的另一端连接有先端部,在先端部设有电子图像传感器和光学镜头所形成的成像系统;所述的操作部上设有操作手柄和器械入口,在所述的操作手柄上设有吸引口,操作手柄通过导光管连接有导光部,所述的导光部上设有图像输出构件和导光口。镜管插入尿道内,由于镜管的软质弯曲部的存在,可以上下弯曲,通过先端部将信号传输回来,软质弯曲部的最大弯曲角度大于180°,可以实现在膀胱内“回头看”的要求,扩大了视场范围,消除了观察的盲区,方便医生进行诊断,同时,将图像实时地通过图像输出构件输出到外部的大屏幕,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避免了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而且在操作部上还设置了多个通道,可以插入器械进行手术,同时可以通过吸引口吸液,提高了膀胱镜的功能化和便利性。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导光部外围的四个方向上依次设有导光管接口、测漏接口、导光口、图像输出构件接口,其中的导光管接口和导光口位于同一直线上,导光管接口与所述的导光管相连,所述的测漏接口与导光管连通。在导光部上设置多个功能接口,导光管接口与导光管相连,导光口接入导光束,导光管接口和导光口位于同一直线,方便导光束接入,由玻璃纤维制成的导光束经导光管、操作部、插入部直达先端部,实现冷光源照明。测漏接口是为了满足设备的浸泡消毒要求,在每次使用前,向测漏接口注入一定压力的气体,确认设备的完好无损时才可使用。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光管为软管,导光管的直径为6~14mm,工作长度为800~2000mm,在导光管内的导光束的通光直径为1~4mm。导光管也为软管,提高活动范围。导光管内可以容纳多个导光束,提高照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0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