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单便捷的按压式密码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20224.2 | 申请日: | 201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钟长林;任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锦恭 |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希 |
| 地址: | 5105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单 便捷 按压 密码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码锁结构,具体是指一种简单便捷的按压式密码锁结构,该密码锁可应用于诸如移门柜、趟门柜等各种门柜中。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安全防范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仓库、柜台、保险柜等等办公场所门柜或家用的各种门柜也需要采用安全可靠且便捷的锁具来加以防范。
现在市场上通用的移门柜或趟门柜等各种门柜一般使用机械钥匙锁或机械钥匙式按压式开锁上锁结构,柜门的锁制结构多为靠钥匙锁芯转动来带动锁杆实现开锁,如采用转盘式或滚轮式机械密码锁结构。采用此类结构的锁具,通常结构都较为复杂,无论是开锁还是上锁均需要正转或反转多圈才能完成,操作繁琐,并且需要配带钥匙致钥匙易遗失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简单便捷的按压式密码锁结构,该按压式密码锁结构能够实现一按开锁、再按上锁的开关锁功能,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门柜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简单便捷的按压式密码锁结构,它包括机械结构和电磁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结构包括锁盒、锁体、弹簧和压块,锁盒具有锁腔,并且开设有锁杆孔和尾杆孔,所述锁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按钮和锁杆,锁杆位于按钮的头部,按钮还具有尾杆,所述锁杆与锁孔相对应,按钮位于锁腔内,按钮的尾杆从尾杆孔伸出,所述弹簧环套在所述锁杆上,并且抵住锁杆孔,按钮中部具有尺寸大于尾杆孔的按钮筒体,按钮的侧壁开有卡槽,所述的压块凸出设置在按钮的侧壁上;所述电磁控制机构包括微动开关和电磁铁,电磁铁具有电磁铁铁芯,所述电磁铁和微动开关均固定安装在锁腔内,微动开关的安装位置与压块相对应,所述微动开关在按钮按压下能够向所述电磁铁发出控制指令驱动所述电磁铁铁芯进入卡槽内从而将锁杆锁死在锁孔内以上锁、并且微动开关在按钮再次按压下能够向所述电磁铁发出控制指令驱动所述电磁铁铁芯从卡槽内退出进而使得锁杆从锁孔内退出以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按压式密码锁结构安装在钢制柜门上,通过机械结构和电磁控制机构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一按开锁、再按上锁的开关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压块横向设置,与按钮的侧壁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按钮筒体为圆筒。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锁杆孔和尾杆孔均为圆孔,所述的锁杆为圆柱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并且使用方便、安全,具有密码记忆,一按开锁,再按上锁,简单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趟门柜的柜子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锁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锁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此时按压式密码锁处于上锁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此时按压式密码锁处于开锁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按钮;11、压块;12、卡槽;13、尾杆;14、按钮筒体;
2、锁盒;21、尾杆孔;22、锁杆孔;3、弹簧;4、锁腔;
5、锁杆;6、微动开关;7、电磁铁;71、电磁铁铁芯;
8、转动门柜;9、柜门固定侧91、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钢制移门柜或趟门柜,该移门柜具有柜门固定侧9和转动门柜8,柜门固定侧9开设有锁孔91,本实施例的按压式密码锁结构通过锁盒2固定安装在该转动门柜8上。
如图4、图5所示的简单便捷的按压式密码锁结构,它包括机械结构和电磁控制机构,机械结构包括锁盒2、锁体、弹簧3和压块11,锁盒2具有锁腔4,并且开设有锁杆孔22和尾杆孔21,锁杆孔22和尾杆孔21均为圆孔,锁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按钮1和锁杆5,锁杆5为圆柱杆,锁杆5位于按钮1的头部,按钮1还具有尾杆13,锁杆5与锁孔91相对应,按钮1位于锁腔4内,按钮1的尾杆13从尾杆孔21伸出,弹簧3环套在锁杆5上,并且抵住锁杆孔22,按钮1中部具有尺寸大于尾杆孔21的圆筒型的按钮筒体14,按钮1的侧壁开有卡槽12,压块11凸出设置在按钮1的侧壁上,该压块11横向设置,与按钮1的侧壁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锦恭,未经李锦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20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装置
- 下一篇:制备用于热喷涂金属涂层的基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