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给饲桶的盖体改良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9707.0 | 申请日: | 2011-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2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茂森 |
| 主分类号: | A01K5/01 | 分类号: | A01K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庆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改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饲桶,特别涉及一种给饲桶的盖体改良构造。
背景技术
在畜牧业方面,近年来业者不断开发出经济便利的给饲产品投入使用,以提升现代化的喂养水平。
如图1所示,现有喂猪用给饲桶构造的组合立体图,其主要由一中空筒状的给饲容器100所组成,该给饲容器100内容装一控制盘200,控制盘200底部设有一出料口210,该给饲容器100的顶部设有一盖体300,盖体300顶面中央开设有一透空的入料口400。
上述现有构造中,由于盖体与给饲容器二者为紧密固定结合而无法脱离,所以,业者往往无法清洗给饲容器的内部,该给饲容器内部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污垢堆积,造成猪吃食的健康隐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饲本体与盖体二者之间,既能脱离又能结合,便于清洗给饲本体内部的给饲桶的盖体改良构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给饲桶的盖体改良构造,包括:一给饲本体,呈一中空筒体状,该给饲本体的底部设有一落料口,该给饲本体的顶部外缘处凸设有至少一卡挚突体;一球阀体,置于给饲本体内的落料口顶部,球阀体的顶部固接有一拉绳伸出给饲本体外;一盖体,盖设于给饲本体顶部,盖体的顶部中央处凹设有一弧槽,该弧槽的中央处凹设有一入料口,该盖体的底部外缘突设有至少一突块,该至少一突块内侧设有一卡挚槽。
该盖体内侧底部外缘处突设一卡挚突体,该给饲本体的顶部外缘处突设有一突块,该突块内侧设有一卡挚槽。
该盖体顶部中央处凹设的弧槽内置有一传输管。
综合上述结构,将给饲本体顶部外缘所凸设的卡挚突体,卡持入盖体底部外缘所突设突块内侧所设的卡挚槽内,使盖体与给饲本体二者卡持结合固定,而将卡挚突体脱离卡挚槽,则可使盖体与给饲本体二者脱离松开,如此,即可清洗给饲本体内部的脏污,保持给饲本体内部的干净,确保猪吃食的卫生与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构造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挚突体与卡挚槽的组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卡挚突体与卡挚槽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主要构件包括:一给饲本体1,呈一中空筒体状作为盛装饲料之用,该给饲本体1的底部设有一落料口2,而于该给饲本体1的顶部外缘处凸设有至少一卡挚突体3;一球阀体4,设于落料口2的顶部,作为阻闭与开启给饲本体1内的饲料落出与关闭,于球阀体4的顶部固接有一拉绳41,可作为往上拉起及往下落放的功用;一盖体5,盖设于给饲本体1顶部,盖体5的顶部中央处凹设有一弧槽6,该弧槽6可置放一传输管而供给饲料于给饲本体1内部,于该弧槽6的中央处凹设有一入料口7,可使该传输管内的饲料由此供给于给饲本体1内部,该入料口7的底部设有一调整管8,可调整入料的多少,而于该盖体5的底部外缘突设有至少一突块9,该至少一突块9内侧设有一卡挚槽91。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首先将该球阀体4置入给饲本体1内,该球阀体4设于该落料口2的顶部,该球阀体4顶部所固接的拉绳41露出给饲本体1外,该球阀体4作为阻闭与开启给饲本体1内的饲料落出与关闭,再将盖体5盖设于给饲本体1顶部,且利用给饲本体1顶部外缘所凸设的卡挚突体3,卡持入盖体5底部外缘突设的突块9内侧所设的卡挚槽91内,使二者卡持固定结合,组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组合构造。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挚突体与卡挚槽的组合剖视图,该设于给饲本体1顶部外缘所凸设的卡挚突体3,卡持入该盖体5底部外缘所突设的突块9内侧所设的卡挚槽91内,使盖体5与给饲本体1二者卡持结合固定,而将该卡挚突体3脱离该卡挚槽91,则可使该盖体5与给饲本体1二者脱离松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茂森,未经黄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9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