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调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8005.0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2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陶正勇;钟洪文;黄传刚;宋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丛芳;俞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调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柴油机调温器。
背景技术
依靠冷却液冷却的柴油机在工作时,通常需要使用调温器对冷却液的流动进行调节,而调温器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一个双向开关。目前,柴油机中普遍使用的调温器为具有承载带副阀门的普通蜡式调温器,普通蜡式调温器的调温器本体大循环阀门与阀座之间由两个铁板密封,因此调温器本体内部泄漏量控制差,影响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容易引起柴油机出现水温高、水温低等故障,而且,普通蜡式调温器的调温器与调温器座之间、调温器与调温器盖之间采用垫片加强密封作用,这种结构经常出现调温器座与调温器盖之间有冷却液渗漏等故障,影响发动机外观及发动机使用,因此装配时需要在垫片两面涂上胶水,以弥补垫片压缩率不足所带来漏水故障,但这种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长久的从根本上解决冷却液渗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柴油机调温器,通过在阀座设置凸筋、密封垫以及在调温器与调温器座之间设置密封圈,来提高调温器本体内部密封性以及调温器与调温器座、调温器盖之间、调温器座与调温器盖之间密封性,有效地防止冷却液渗漏,有效对冷却液的流动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柴油机调温器,安装在调温器座和调温器盖之间,包括有阀座、支架以及安装在阀座内的感应体,在该感应体上设有大循环阀门,在该阀座的外缘设有密封垫,该密封垫装配在调温器座与调温器盖之间,在该大循环阀门的外缘设有与阀座内表面配合的密封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
优选地,所述阀座为锥形盖状结构,在该阀座中部的内表面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凸筋结构,所述大循环阀门与该凸筋结构的下缘配合,在该阀座的底部设有与支架连接的法兰盘,所述密封垫设置在该法兰盘的外缘上。
优选地,所述密封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弧形的凸筋。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座设置凸筋、密封垫以及在调温器与调温器座之间设置密封圈,来提高调温器本体内部密封性以及调温器与调温器座、调温器盖之间、调温器座与调温器盖之间密封性,不仅密封性好,能有效防止冷却液渗漏,而且结构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柴油机调温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柴油机调温器装配后的剖视图。
1-阀座;2-密封圈;3-密封垫;4-大循环阀门;5-回位弹簧;6-支架;7-感应体;8-限位弹簧;9-小循环阀门;10-尾柄;11-大循环口;12-调温器盖;13-调温器;14-调温器座;15-进水口;16-小循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柴油机调温器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如图中所示,该调温器包括有阀座1、支架6以及安装在阀座1内的感应体7,在该感应体7上设有大循环阀门4,在该阀座1的外缘设有密封垫3,在该大循环阀门4的外缘设有与阀座1内表面配合的密封圈2,该阀座1为锥形盖状结构,在该阀座1中部的内表面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凸筋结构,大循环阀门4以及密封圈2与该凸筋结构的下缘配合,在该阀座1的底部设有与支架6连接的法兰盘。密封圈2安装在大循环阀门4上,以提高大循环阀门4与阀座1之间密封性,减少调温器本体13自身内部冷却液泄漏量。感应体7通过大循环阀门4中间孔与阀座1连接;回位弹簧5套在感应体7下端部分,安装在大循环阀门4下端面,支架6套上已装好回位弹簧5的感应体7与阀座1连接起来。限位弹簧8安装在感应体7底端,小循环阀门9紧接安装在下面,尾柄10安装在温器小循环阀门9下面并与感应体7焊接成一体。密封垫3套在阀座1底端法兰盘的外缘上,在密封垫3的上、下、外圆各设有小半圆凸筋以提高调温器13与调温器座14之间、调温器13与调温器盖12之间、调温器座14与调温器盖12之间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8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旋挖钻机及其加压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