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腐收尘节能烟囱内衬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7659.1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明;常熹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德明 |
主分类号: | F23J13/02 | 分类号: | F23J1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尘 节能 烟囱 内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囱,进一步是指具有无腐、收尘、节能功能的烟囱。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保护环境,将冶炼、发电、化工等行业产生的含有害物二氧化硫的烟气在其进入烟囱前即进行湿法脱硫,该湿烟气通过烟囱内壁间隙进入隔热层,从而使湿烟气在低湿下形成冷凝水;积在隔热层牛腿上不能排出,对牛腿形成了长期腐蚀,极易使内衬腐烂导致筒体开裂。常规设计上对此没有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烟囱隔热层内衬结构设计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腐收尘节能烟囱内衬结构,该内衬结构通过在牛腿上设置排水孔,可以大大地降低冷凝水含酸杂质对烟囱内衬的长期腐蚀,延长烟囱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无腐收尘节能烟囱内衬结构,包括设置在烟囱筒体内壁上的多根环状的牛腿,每根牛腿的外缘均固定连接在烟囱筒体内壁上,所述上下相邻的两根牛腿之间连接有环状的内衬,所述烟囱筒体、牛腿和内衬之间形成隔热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相邻两个隔热腔通过开在牛腿上的排水孔相连通。
所述牛腿,其外形为环状,环状外缘与烟囱筒体内壁固定连接,一般是外缘嵌入烟囱内壁中,其环状内缘为悬臂端,主要起支撑内衬的作用。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为了提高牛腿的防腐蚀能力,所述牛腿靠近烟囱筒体中心的一侧在牛腿内侧涂抹耐酸材料,为了方便在牛腿靠近烟囱筒体中心的一侧涂覆耐酸材料,所述牛腿靠近烟囱筒体中心的一端与烟囱筒体中心线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内衬靠近烟囱筒体中心的一端与烟囱筒体中心线的距离短L,进一步地,所述L为1mm~20mm。
藉由上述结构,湿烟气以及含酸杂质进入烟囱筒体内,部分湿烟气通过烟囱内衬间隙进入隔热层内,在低湿下形成含酸冷凝水积在牛腿上,对烟囱内壁形成长期腐蚀。传统设计对此没有考虑。
与现有烟囱内衬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牛腿上开有排水孔,该结构将积水及时排出,大大降低了湿烟气以及含酸杂质进入隔热层后在低湿下形成冷凝水积水对烟囱内衬结构的长期腐蚀,延长内衬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烟囱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在图中:
1-烟囱筒体,2-内衬,3-空气隔热腔,
4-牛腿,5-排水孔,
L-牛腿靠近筒体中心的一端与内衬靠近筒体中心的一端的水平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无腐收尘节能烟囱,如图1,2和3所示,所述无腐收尘节能烟囱内衬结构,包括设置在烟囱筒体1内壁上的多根环状的牛腿4,所述上下相邻的两根牛腿之间连接有环状的内衬2,所述烟囱筒体1、牛腿4和内衬2之间形成隔热腔3。每根牛腿4的外缘均固定连接在烟囱筒体1内壁上,每根牛腿4的外缘起支撑内衬2的作用。为了防止空气隔热腔内积水,所述相邻两个隔热腔3通过开在牛腿4上的排水孔5相连通,每根牛腿4上的排水孔5可以为很多个。所述牛腿4靠近烟囱筒体1中心的一端与烟囱筒体1中心线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内衬2靠近烟囱筒体1中心的一端与烟囱筒体1中心线的距离短L,其中L为5mm,便于在所述牛腿4靠近烟囱筒体1中心的一侧上涂覆耐酸材料。所述内衬为砖,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实心块或空心块,如混凝土块、金属块、玻璃钢块、塑料块、新材料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德明,未经郑德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