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链式插接工艺龙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7528.3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3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玉江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B44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苑路***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式 插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工艺龙,用于装饰、造型工艺方面。其特征是:形象逼真,灵活多变,可长可短,能伸能缩,随意造型,任意卷曲和扭转;根据不同需要调整出各种姿势,重复使用,携带与安装非常方便。
技术背景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几千年来先人们经过不断组合加工和完善,是神圣、吉祥的神物,形式多种多样,用于建筑业、雕刻绘画,工艺美术,传统节日和民族风俗。在现有龙的制作材料中有:金属、石材、布艺、编织绘画等。工艺采用雕刻、铸造、手工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耗材。因其存在着:不是固定不动,就是形象不够逼真。不能充分体现龙的神韵。
参考故宫九龙壁和古建筑中龙的造型为基础,研制出形象逼真、灵活方便的装饰工艺品。
发明内容
链式插接工艺龙为了解决艺术造型变化需要,通过鳞片的插接方式做到可长可短,伸缩扭曲自如,形象生动逼真。耗材少,重量轻,灵活方便,集实用性,装饰性和观赏性于一体。
链式插接工艺龙包括龙头(1)、躯干(2)、龙尾(3)、龙大腿(4)、龙小腿(5)、龙掌(6)、爪子(7)、下颚(8)、龙角(9)、毛发(10)、龙须(11)、耳朵(12)、背鳍(13)、肘毛(14),各部分卡接、插接和粘合而组成。
链式插接工艺龙的龙头(1)由吹塑或泡沫材料加工而成,下颚(8)可以开合;躯干(2)由薄塑料片粘接成圆筒,插接成线形体,可以伸缩和扭转,使 龙身能自由卷曲和扭动;龙大腿(4)与龙小腿(5)、龙掌(6)和爪子(7)由注塑工艺加工而成,肘部卡接后能弯曲;龙大腿(4)与躯干(2)的连接采用在躯干内设有支撑架,大腿内侧有长轴进行卡接,便与360°活动;龙小腿(5)、龙掌(6)、爪子(7)采用粘合方式;舌头、背鳍(13)和龙尾(3)用PU弹性体材料剪切工艺;毛发(10)用尼龙丝粘合而成;胡子、眉毛和肘毛(14)用毛绒粘合而成;耳朵(12)和牙齿采用树脂浇注成形工艺;龙角(9)由注塑工艺加工而成并与龙头(1)卡接而成。
所述链式插接工艺龙,其特征是:能伸能缩,可长可短,卷曲扭转灵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所述链式接插工艺龙,其特征是:躯干鳞片采用塑料薄片插接,环环相扣,制作小型、中型、大型皆可,重量轻,耗材少,便于安装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艺龙的示意图
图中:
1、龙头 2、躯干 3、龙尾 4、龙大腿 5、龙小腿
6、龙掌 7、爪子 8、下颚 9、龙角 10、毛发
11、龙须 12、耳朵 13、背鳍 14、肘毛
图2是龙头示意图
图3是下颚示意图
图4是龙角示意图
图5是舌头示意图
图6是耳朵示意图
图7是上颚门齿示意图
图8是上颚獠牙示意图
图9是下颚门齿示意图
图10是下颚牙齿示意图
图11是龙眼示意图
图12是大腿示意图
图13是小腿及掌、爪示意图
图14是大腿固定支架示意图
图15是龙身鳞片示意图
图16是粘合后的筒形鳞片示意图
图17是背鳍示意图
图18是尾巴示意图
图19接插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龙头组成: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将图3下颚卡接在图2龙头的卡槽(15)内;图4龙角卡接在图2的卡槽(16)处;图6耳朵卡接在图2的卡孔(17)内;图7上颚门齿粘合在图2的上颚(18)处;图8上颚獠牙粘合在图2的上颚(19)处;图11龙眼粘合在图2的眼窝(20)位置;图9下颚门齿粘合在图3的牙床(24)位置;毛绒眉毛、胡子粘合在图2的(23)处;毛发和下颚的胡子粘合在图2、图3的(21)处;两根龙须粘合在图2的嘴唇(22)处;图5舌头粘合在图3的下颚根部(26)处;上下牙齿要咬合交错,下颚张合自如。
龙躯干组成:图15龙身鳞片依据龙躯干的部位的粗细程度制成不同长度,将两端粘合形成图16的圆筒形鳞片组件若干片,由细到粗,由尾到颈的方向用 图19接插片穿插在图15的连接插舌(30)处,一片一片接插成链式,并在三庭的位置放置图14龙腿固定支架2个,使躯干组装成一体的蛇形;将图17背鳍粘合在图15的(29)处,将图18尾巴固定在龙尾处。插接完成应能伸缩自如,弯曲转动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玉江,未经孙玉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取式调色盒
- 下一篇:三轴六环空间立体交叉动感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