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外网物理隔离的电脑主机及机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7518.X | 申请日: | 201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5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明;汪少波;刘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烟草公司邵阳市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21/00;G06F3/023;G06F3/033;G06F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物理 隔离 电脑主机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具体为一种能内外网物理隔离的电脑主机及机箱。
背景技术
国家保密局于2000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多年来,各单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一,建立两个独立网络,一个用户配备两台电脑,分别连接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二,建立两个独立网络,在每台电脑中通过PCI插槽安装物理隔离卡,把一台普通计算机分成两台虚拟计算机,以实现物理隔离。第一种方法虽然完全实现了物理隔离,但操作极为不便且费用加倍,占用更多的办公空间,而第二种方法虽然费用投入低,对办公环境也无改变,但是不能同时处理内外网的计算机办公事务,并且两者切换时间比较长。
起初,由于电脑价格较高,较多的单位采用第二种方法实行物理隔离,而军队、金融及公安等对信息安全要求高的单位则采用第一种方式,但随着电脑价格的不断下跌,为了方便工作,越来越多的单位改用第一种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内外网物理隔离,又能同时处理内外网的计算机办公事务,并在内外网之间自由切换的电脑主机及机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外网物理隔离的电脑主机及机箱,包括机箱壳体以及装配在机箱壳体内的成套的主机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配件的数量为两套,均可独立运行,所述机箱壳体内还设置有KVM切换器,所述KVM切换器为两口切换器,KVM切换器上的两个VGA输入接口、两个USB输入接口分别与两套主机配件中两块主板上的VGA接口、USB接口通过数据线配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机箱壳体的后部面板上分两列设置有多个标准半高型PCI挡板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KVM切换器安装于机箱壳体内前部,KVM切换器上设置有切换按钮,所述KVM切换器上的VGA输出接口、USB鼠键接口通过数据线延长连接于机箱壳体后部面板上,用于连接显示器及鼠标、键盘。
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主板的底板位于机箱壳体内后部下方中间,底板的两面各安装有一块ATX、EATX或Mini-ATX等不同尺寸规格的主板,CPU、内存等配件安装在主板上;安装ATX电源的底板位于箱体后部上方,可安装2套标准的ATX电源或者安装1套支持双主板的ATX电源;安装硬盘的底板位于箱体前部下方,可安装2-3个5寸的台式机硬盘;安装光驱的底板位于箱体前部上方,可安装2只台式机光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保留“一人两机”的内外网物理隔离方式的优点,利用KVM切换器,通过对电脑主机及机箱进行合理设计和改进而形成的一种装置。主机配件主要有CPU、内存、主板、ATX电源、数据线及其他与主机成套的必需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两套主机配件加KVM切换器整合到一台电脑中并通过KVM切换器的内外网切换操作,既实现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离,又节省了成本,并实现了内外网的同时办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KVM切换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箱壳体 2--KVM切换器 3--主板 4--VGA输入接口5--USB输入接口 6--VGA输出接口 7--USB鼠键接口8--切换按钮 9--底板 10--PCI挡板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烟草公司邵阳市公司,未经湖南省烟草公司邵阳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5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