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发电机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7322.0 | 申请日: | 2011-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 |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发电机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载发电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长期处于运动状态,受路况和车速等因素的影响,车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以保证平衡和稳定。特别是对于警务指挥车上的发电机设备而言,因其特殊的应用场所,设备稳定性要求更高。
现有发电机都比较笨重,为了搬运方便,常常在发电机的底座上设置有脚轮。要想将发电机放置在车上,现有车辆中没有任何加固装置,发电机往往直接放置在车内,受车速和路况的影响,发电机的脚轮容易在车内滑动,发电机与车体接触不紧密。从而导致发电机运转时发生共振,影响电力系统的供应。对于警务指挥车这种特殊应用设备而言,一旦电力供应出现故障,各种指挥设备将无法正常运行,如果该车正在执行任务,造成的影响将难以估计。
因此,现有技术中还缺乏一种车载发电机的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发电机的固定装置,对车载发电机进行固定,防止发电机受路况和车速的影响产生共振,提高车载发电机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发电机固定装置,其关键在于:设置有两对平行的基座,该基座安装在汽车的底板上,在所述基座上放置发电机,该发电机的机盖上还套有绷带,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插槽和绷带扣,所述绷带的一端连接有插扣并插接在所述插槽中,该绷带的另端套接在所述绷带扣上,在所述绷带上还安装有松紧调节装置。
将发电机放置在基座上,同时用绷带加固,发电机的脚轮悬置在空中,不会因为车速变换导致发电机的滑动,发电机与车体接触也更加紧密,发电机运转时将不会产生共振现象,从而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有效供应,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所述基座由支撑柱和加强板组成,所述支撑柱焊接在加强板上,该加强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该螺栓穿过所述底板后栓接在汽车底梁上。
将基座焊接在加强板上,主要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加强板通过螺栓栓接在汽车底梁上,增强装置的稳固性。
所述基座与发电机之间放置有隔震橡胶块,主要用于减少发电机震动。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加大了车载发电机与车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将发电机紧固在车上,减少了发电机的震动,提高了发电机的稳定性,为各种车载设备的电力供应提供了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绷带4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插槽5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绷带扣6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一种车载发电机固定装置,设置有两对平行的基座1,该基座1安装在汽车的底板2上,在基座1上放置发电机3,该发电机3的机盖上还套有绷带4,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插槽5和绷带扣6,所述绷带4的一端连接有插扣7并插接在所述插槽5中,该绷带4的另端套接在所述绷带扣6上,在所述绷带4上还安装有松紧调节装置8。
底板2上的插槽5和绷带扣6位于发电机3的左右两侧,插槽5和绷带4上的插扣7为一套插接组件,插槽5是由一钢板冲压而成,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2上,绷带扣6为铁扣,松紧调节装置8为一个铰接件,以上结构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其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基座1由支撑柱1a和加强板1b组成,所述支撑柱1a焊接在加强板1b上,该加强板1b通过螺栓9固定在底板2上,该螺栓9穿过所述底板2后栓接在汽车底梁10上。
为了减少发电机3的震动,在基座1与发电机3之间放置有隔震橡胶块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发电机3放置在基座1上,基座1通过加强板1b与汽车底梁10栓接,发电机3再用绷带4加固,发电机3的脚轮悬置在空中,不会因为车速变换导致发电机3的滑动,发电机3与基座1接触也比较紧密,发电机3运转时将不会产生共振现象,保证了电力系统的有效供应,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未经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7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雷座椅的头部保护装置
 - 下一篇:车载报警提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