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变焦的激光夜视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6630.1 | 申请日: | 201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89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星数字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3/00 | 分类号: | G02B23/00;G03B15/05;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变焦 激光 夜视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控制精确、无累积误差、且使用寿命长、机械结构简单和生产成本低的同步变焦的激光夜视仪。
背景技术
最基本的红外激光夜视系统,由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控制器、光学变焦镜、摄像机及其长焦距镜头、传输系统及监视器等组成。半导体激光器,通过电流驱动与控制,发射出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光线去照亮被拍摄的目标物体。根据所监视目标的距离和范围,通过光学变焦镜将红外光线照亮到所监视范围的目标场景。红外线经物体反射后进入摄像机的长焦距镜头到光敏面上成像。这时我们所看到的是由红外线反射所成的影像,而不是可见光反射所成的影像,即此时由超低照度摄像机可拍摄到黑暗环境下肉眼看不到的影像。这种影像,再通过传输系统送到监控中心去记录与显示。这就要求摄像机的长焦距镜头变焦时,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变焦镜照亮的范围也同时与摄像机焦点在大约相同的位置,即同步变焦。
中国专利200720021681.5公开了一种激光照明器的同步变焦装置,该激光照明器的同步变焦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智能化电路控制部分和具有变焦位置信号反馈的机械传动机构:所述智能化电路控制部分采用微处理器、模数转换芯片和输出驱动芯片;该部分接收来自镜头和激光照明器变焦位置的反馈信号,根据预先测量的数据判断镜头和照明器光源的位置差别,自动调整机械传动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改变激光照明器的照明角度,同时为电路控制部分提供反馈信号;传动齿轮带动旁边的滑动变阻器,将激光照明器的变焦位置信息转化为电压信号,作为反馈提供给电路控制部分。这种技术方案适合用于分体式激光夜视仪,需要单独配置带预置功能的独立镜头,而且需要模数转换器,系统复杂,成本高;对于一体式激光夜视仪,采用的是一体化摄像机机芯,内部集成镜头,不输出反映焦距位置的模拟直流电压,原技术方案就不再适用。同时,该设备在生产时,需要通过测量程序测量预设数据并进行存储,模拟镜头本身不具有身份标识功能,系统无法自动识别镜头的型号,通用性差,如果更换不同品牌的镜头,需要人工重新更换另一套测量数据。进一步,产品一旦出厂,同步光斑的大小就已经固定,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对同步光斑的预设大小不满意,却无法自行更改。最后,该方案需要机械传动带动滑动变阻器来获得激光变焦的反馈信号进行闭环控制,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精度难以得到保证,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投射的照明角度能够自动跟随摄像机的视角,屏幕上的照明区域的尺寸在摄像机的整个变焦过程中能自动保持到所需的大小,而且,用户可以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习惯自行任意更改同步光的大小的同步变焦的激光夜视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同步变焦的激光夜视仪,包括云台,分别安装在云台上的半导体激光器和一体化摄像机,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前端安装有一光学变焦镜,所述云台内安装有驱动控制板,所述云台上安装有一电连接驱动控制板的步进电机,该步进电机通过一丝杆水平传动光学变焦镜,所述驱动控制板上设置有与一体化摄像机电连接的接口,所述驱动控制板包括驱动控制板和电连接驱动控制板的存储器。
具体的,所述驱动控制板上还设置有PS/2口。用于外接设置键盘。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控制板上还设置有通讯接口。
所述通讯接口优选RS-232接口、RS-422接口、RS485接口、USB接口、无线通讯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控制板上设置有通过串口相连接的二MCU组成,其中一个MCU串口连接激光夜视仪,另一个MCU通过接口连接一体化摄像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步进电机与驱动控制板之间电连接有步进电机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星数字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星数字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6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脉冲防堵塞制冷设备
- 下一篇:常开式家用燃气系统智能管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