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管高温拉伸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5700.1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7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巩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70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拉伸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拉伸夹具,尤其涉及用于金属小规格管林整管段试样高温拉伸夹具。
背景技术
对大规格管材可以采用弧形纵向条状试样高温拉伸试验,小规格管材只能采用整管段试样进行高温拉伸试验。整管段试样高温拉伸通常采用炉外夹持方式,试样必须穿过高温加热炉,因此需设计合理的夹持长度,试样的长度非常长,一般试样长度为600mm左右。试样太长,试样的平行度和同轴度难以得到保证,用传统的位移法测量屈服强度,误差非常大,即便采用昂贵、先进的的高温电子引伸计也很难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采用炉内夹持方式进行整管段试样高温拉伸非常难,主要是受到温度、管状高温炉炉膛尺寸等的限制,电气技术无法得到运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整管段试样高温炉内拉伸,测定管材整管段试样的屈服强度的拉伸夹具,即炉内夹持方式的套筒式楔形整管高温拉伸夹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整管高温拉伸夹具,包括套筒1、压紧连结杆2、有夹口的夹块3。
所说的套筒1为圆柱接圆锥形,压紧连结杆2中间部分圆柱体直径与套筒1的圆柱形内径直径相同,套筒1的圆柱形内壁有内螺纹,压紧连结杆2中间部分圆柱体表面有外螺纹,两者紧密接触。
所说的压紧连结杆2的上部连结杆侧面有两个平行面5。
所说的套筒1圆柱形外壁有两个平行面。
压紧连结杆2的下端压紧端采用中空管状结构。
所说的夹块3为夹口为V型或平型的半圆锥体两个。
夹块3夹口的夹持面采用沟槽形状或齿形状。
所说的压紧连结杆2与夹块3之间有垫块。
其工作原理是:进行高温拉伸试验时,将整管段试样8端部放入夹块3的V型夹口6中,两端加入塞头7。或将其两端部压扁,把试样端部放入平型夹块3的夹口6中。然后用手旋转压紧连结杆2上部,其中间部分圆柱体表面的外螺纹即在套筒1的圆柱形内壁内螺纹中螺 纹推进。也可以用小扳手旋转压紧连结杆2上部连结杆侧面的两个平行面5,进行螺纹推进。压紧连结杆2的下端压紧端采用中空管状结构,用压紧连结杆压紧夹块时,压紧连结杆接触不到试样,这样可以让试样有足够的长度被夹持。试样受力后,带动夹块沿圆锥形套筒的锥形角度向下移动(原理与楔形夹具相同),夹块越向下移动夹持力越大,从而夹持住整管段试样。
旋开时,可用手直接操作,太紧不好旋开时,可用扳手旋转套筒外壁的两个平行平面,及压紧连结杆2上部连结杆侧面的两个平行面5,即可轻松旋开。
压紧连结杆2的最上部与试验机的拉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外径在10mm(根据高温加热炉炉膛情况可以扩展)以下整管段试样的高温拉伸测试。它采用炉内夹持方式,体积小,操作方便,试样长度只需要150mm,用传统的位移曲线或变形曲线,均可方便准确测定管材整管段试样的屈服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管高温拉伸夹具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管高温拉伸夹具的压紧连结杆。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管高温拉伸夹具的V型夹块或平型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整管高温拉伸夹具,由高温合金制成,包括圆柱接圆锥形套筒1、压紧连结杆2、夹口为V型的半圆锥体夹块3两个、垫块4组件。压紧连结杆2中间部分圆柱体直径与套筒1的圆柱形内径直径相同,套筒1的圆柱形内壁有内螺纹,压紧连结杆2中间部分圆柱体表面有外螺纹,两者紧密接触。压紧连结杆2的上部连结杆侧面有两个平行面5。套筒1圆柱形外壁有两个平行面。压紧连结杆2的下部为中空管状结构,压紧夹块时接触不到试样,这样可以让试样有足够的长度被夹持。垫块4在夹块与压紧连结杆之间,用于调整夹块3与压紧连结杆2间的间隙,垫块采用环状结构;夹口夹持面采用沟槽形状,夹块采用与套筒圆锥形部分相同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57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倒车雷达传感器壳体
- 下一篇:全自动自压反冲洗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