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满液式蒸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5175.3 | 申请日: | 201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金贤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青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8F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周涌贺 |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满液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防腐作用的满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中常常需要用制冷机间接冷却被冷却对象,或者将冷量远距离输送,这就需要对一种中间物质载冷剂在蒸发器内冷却降温,然后再用它冷却被冷却对象,载冷剂是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制冷装置的制冷量通过载冷剂的循环流动传递给被冷却对象。满液式蒸发器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动力和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热交换设备之中,其主要作用是将经过节流的汽液混合状的制冷剂其蒸发器中不断的吸热汽化,使被冷却物得到冷却。在工业制冷系统中,需要给一些高浓度、高腐蚀性化学流体进行降温冷却,人们通常采用水做载冷剂,采用再冷却的方式达到降温目的,通过制冷机组将作为载冷剂的水温降到被冷却腐蚀性载冷剂冷却温度以下,在外置另一套热交换装置,使得水载冷剂与腐蚀性载冷剂进行传导热换,从而达到降温目的。采用水载冷剂作为热交换介质,势必造成制冷量的流失,在水与制冷剂的热交换过程中,制冷量的损耗也是不可忽视的浪费,而且换热时还必须同时加置一套载冷剂换热装置,又增加了成本。因此急需出现一种腐蚀性载冷剂能直接通入蒸发器内的换热管进行降温冷却且不需要再次冷却的具有防腐作用的满液式蒸发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腐蚀性载冷剂能直接通入蒸发器内进行降温冷却的满液式蒸发器,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空腔,筒体两端均密闭连接有封头,筒体底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制冷剂进液口,筒体一端的封头上设有载冷剂入口、载冷剂出口,空腔里设有防腐型螺纹换热管,该防腐型螺纹换热管一端与载冷剂入口密闭连接,另一端与载冷剂出口密闭连接。这样,制冷剂从筒体底部制冷剂进液口通入入空腔内,吸热汽化后,从顶部与空腔连通的集气包蒸发出,然后被压缩机吸入,具有腐蚀性的载冷剂就可以直接通入蒸发器内的防腐型螺纹换热管中与空腔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也不会侵蚀换热管,制冷剂吸收防腐型螺纹换热管内载冷剂的热量,使载冷剂冷却降温,从而避免现有蒸发器腐蚀性载冷剂热转换需多次间接冷却的问题,减少了设备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制冷时冷量的无功损耗,并且还能延长蒸发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集气包可防止未完成蒸发的液滴被压缩机吸入,增加制冷剂的汽化能力,以促进汽液分离。
进一步,载冷剂入口设于封头的下侧,所述载冷剂出口设于封头的上侧。这样,载冷剂在通入防腐型螺纹换热管的时候能充满整个管腔,提高了载冷剂流量,提高制冷剂与载冷剂之间换热效果。
两封头通过管板与筒体密闭连接,所述两封头内侧均设有折流板。采用管板连接能提高蒸发整体的密封强度,提高蒸发器使用的安全性能;折流板能提高传热效果。
更进一步,筒体内壁上设有控制制冷剂液面位置的液位控制器。通过液位控制器可随时控制好制冷剂的液位,以便于控制蒸发器内换热的效率和强度。
筒体顶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集气包,该集气包与制冷剂回收装置连通。提高制冷剂蒸发效果。
筒体内部下方设有分液板,筒体外部下方设有与该分液板对应匹配的回油孔。这样能保证蒸发器中润滑油的平衡,保证润滑油不在蒸发器里面囤积,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
筒体外部设有视液窗,视液窗用于观察制冷剂的液面位置。
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支座。用于支撑整个满液式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紧凑,通过防腐型螺纹换热管、折流板、液位控制器等组件在蒸发器筒体的空腔内的合理设置,使蒸发器在使用时就可以直接将载冷剂通入蒸发器中的换热管内进行降温冷却,不需要再次冷却,也会不侵蚀换热管,同时避免了间接冷却设备的使用,避免了制冷量的流失,有效节省了能耗,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制冷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封头左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筒体1,空腔2,封头3,制冷剂进液口4,集气包5,载冷剂入口6,载冷剂出口7,防腐型螺纹换热管8,管板9,折流板10,液位控制器11,分液板12,回油孔13,视液窗14,支座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青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青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5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苗圃功能布局设计技术
 - 下一篇:金银花培枝扦插育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