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防盗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899.6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6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俊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45/08;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智能防盗锁。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安全意识也随之加强,门是家家户户所必须的,在美观和时尚的同时,安全性、实用性要求更高,各大锁商纷纷推出各种新颖、漂亮的锁具以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进入了一个误区,一些厂商推出了无锁芯智能锁,其致命弱点就是忽略了这种产品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将门及时打开,不可避免地给广大用户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锁都是通过斜舌的收缩与伸展完成锁闭过程,这样的锁在容易关闭的同时也容易被打开,安全度较低。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锁上加入了小舌,如果小舌处于收缩状态,则可判断锁处于锁闭状态,然后可以手动关闭主锁栓(即反锁),其主锁栓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够大,使得锁具的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是其手动关闭主锁栓(即反锁)的过程显得不够智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智能完成关闭主锁栓(即反锁)过程的锁。
本实用新型就完全解决了该问题,本产品在正常状态下,采用单电机通过齿轮箱与扇形齿轮相联直接驱动主锁栓来实现开锁、闭锁。只有经过本锁授权的感应卡、遥控器或指纹才能开启,如遇技术性或暴力开锁,本产品会及时启动现场和远程报警,当遇有突发事件时,可用备用机械钥匙实行应急开锁、闭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盗锁,该锁加入了微处理器和防盗装置,通过对小舌状态的监控,智能启动防盗装置,防盗装置驱动主锁栓完成锁闭过程,即可在一次关门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反锁的过程,简单方便。
一种智能防盗锁,包括锁体,锁体上设有一小舌1,一主锁栓2,所述锁体内包括一探头11、所述探头11设在所述小舌1尾部;所述锁体内包括一微处理器12,所述探头11通过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12相连接;所述锁体内包括一防盗装置3,所述微处理器12通过电路与所述防盗装置3相连接,所述防盗装置3包括一主动齿轮31;所述锁体内包括一从动机构4,所述的从动机构4与所述的主动齿轮31配合,所述的从动机构4与所述的主锁栓2相连。
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所述从动机构4包括一导向板41,所述导向板41的径向顶端包括一行程栓411,所述主锁栓2上设有一行程槽21,所述的行程栓411与所述的行程槽21相配合;所述的从动机构4包括第二从动齿轮42,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42固定在所述导向板41的上部和/或下部,所述的第二从动齿轮42与所述主动齿轮31相配合。
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所述导向板41的径向顶端还包括一导向柱412,所述的导向柱412与所述的主锁栓2铆接。
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所述的从动机构4包括第一从动齿轮43,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同心,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上设有一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同步运动的卡销44。
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所述的第一从动齿轮43的端面偏心处开有一卡销孔431,所述的卡销44置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的卡销孔431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42的齿槽中。
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的端面偏心处开有一定位槽432,所述定位槽432的端面与所述卡销孔431的端面相连通成一体,所述定位槽432内设有一定位弹簧45。
所述的一种智能防盗锁,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3为扇形齿轮。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单电机智能化控制;本实用新型直接驱动主锁栓,并巧妙解决了主锁栓手动与防盗的分离;当防盗部分无法工作时可采用机械钥匙将扇形齿轮与分离卡板分离使机械锁芯可靠带动主锁栓进出以实现开锁、关锁功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微电脑接口对该产品实行智能化控制、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副的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副的另一种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其中
1、小舌 11、探头
12、微处理器 2、主锁栓
21、行程槽 3、防盗装置
31、主动齿轮 4、从动机构
41、导向板 411、行程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俊,未经许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挡流板的甲醇回收塔
- 下一篇: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挂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