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动性好的润滑油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783.2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5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豪;张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9/00 | 分类号: | F16N19/00;F16N3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性 润滑油 油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液压系统领域,尤其涉及流动性好的润滑油油箱。
背景技术
润滑液压系统里面,油箱属于一个重要的元器件,并且一般属于最大的结构件。油箱用于存放整个系统工作时使用的油液,油箱上一般安装加热器,温度检测等相关设备。加热器用于对油液进行加热,以保证油温达到系统工作所需。温度监控由安装在油箱吸口的温度开关完成。
润滑油由于粘度较大,流动性较差,因此经常会出现在层流现象。所谓层流,指不同温度的同一种油在流动时,就会分成不同的层面各自流动,温度高的油在上面,温度低的油在下面,温度高的层面流动速度快,温度低的流动速度慢。相邻上下两层的油在流动时没有明显的物理混合交换,这是润滑油固有的物理特性。
如果在油箱里的油出现层流,会导致整个系统里面润滑油成分不均匀,例如温度开关检测到的油与吸入的油温度及成分可能不完全相同,给设备润滑及生产管理控制带来弊端。
传统结构油箱简单分为回油过滤区,吸油区两个区域,此两个区域互相连通,吸油区一般放有电加热器,油在流向出油口时,经过加热器周围的油得到加热。内部多采用空旷互通结构,由于结构上面的原因,极易出现层流,且对润滑油层流情况无法避免。主要缺点在于润滑油在油箱里面流动状态无法控制,因此润滑油的利用率不高,且常常出现油流分层,含气泡,含水,杂物,温度不均等现象,随着现在冶金液压设备高速高载的要求,对润滑油的要求随之提高。
采用传统结构的油箱,已经不能够适应设备新的要求。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润滑液压系统油箱过滤,沉淀,油水分离,去杂质,均匀加热等功能的流动性好的润滑油油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流动性好的润滑油油箱,包括箱体、回油口和吸油口,所述箱体内设有蛇形迷宫通道结构和斜板组件,所述蛇形迷宫通道结构和斜板组件将箱体分为过滤区、加热消泡区、油水分离区和吸油区,所述蛇形迷宫通道结构包括固定于箱体顶部的挡板a、固定于箱体底部的挡板b、多个固定于箱体底部的下挡板、多个固定于箱体顶部的上挡板和多个加热器;
所述过滤区和加热消泡区之间通过挡板a隔开,所述挡板a底端与箱体之间留有油流通道,所述过滤区内部油箱回油口下侧设有过滤网;
所述蛇形迷宫通道结构所占箱体空间形成加热消泡区,加热消泡区内每个上挡板底端与箱体底部之间留有油流通道,每个下挡板顶端与箱体顶部之间留有油流通道,所述挡板a与下挡板之间固定有多个加热器,所述下挡板与上挡板之间固定有多个加热器,多个下挡板与上挡板交替固定于箱体上,箱体上的最后一个上挡板与固定于箱体底部的挡板b之间也固定有多个加热器,所述挡板b上开有多个小孔;
所述斜板组件固定于箱体两侧壁上,所述斜板组件包括斜板a和斜板b,所述斜板a与斜板b固定连接,所述斜板a与挡板b之间形成倾斜角度α,所述斜板组件与挡板b之间的箱体形成油水分离区,所述油水分离区内的底板向润滑油流动的相反方向倾斜;
所述斜板b上部的箱体形成吸油区,所述吸油口设于该吸油区的箱体壁上。
所述斜板a与挡板b之间形成倾斜角度α为锐角,所述斜板a上设有多根折筋,所述折筋开槽方向与润滑油流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油箱结构的改变与创新,使润滑油在油箱里面的流动渠道与路径处于完全监控下,且通过各类结构板件,增加油在油箱里面流动途径,及与空气接触机会,达到消泡,沉淀,冷却,均匀加热,油水分离等作用,油箱各个挡板,斜板均可以做成活动式,便于清理及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板b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板a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回油口,3、吸油口,4、过滤区,5、加热消泡区,6、油水分离区,7、吸油区,8、挡板a,9、过滤网,10、加热器,11、上挡板,12、下挡板,13、挡板b,14、小孔,15、斜板a,16、斜板b,17、底板,18、折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润滑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启东润滑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