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式空气换热器的翅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738.7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9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引河;邢清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引河;邢清鑫 |
主分类号: | F28F1/24 | 分类号: | F28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空气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翅片,具体的是一种表面式空气换热器的翅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翅片的为小波纹或者平片加百叶窗,由于结构的局限,所以传热系数大致在26.8~35.6w/m2·k之间,因此,要满足空气源热泵或风机盘管空调器的冷热量的需要,只有增加换热面积,因此,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材料才能实现,不符合环保、节能的国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式空气换热器的翅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局限,在不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材料、增加换热面积的条件下,达到提高冷热负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面式空气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翅片主体,所述的主体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数排相互平行的通孔,每一排的相邻的通孔均通过过桥连接,所述的过桥与主体之间间隔距离,形成长缝。
所述的每一排的通孔与相邻排的过桥相对应,两者之间形成梯形过渡区。
所述的梯形过渡区的上端面与通孔和过桥的上端面相平齐。
所述的翅片主体上均匀的布满密纹状凸起。
所述的过桥的横截面为梯形状。
所述的翅片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形成波纹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当空气经过翅片以后,由于长缝和梯形过渡区的作用,使得空气在翅片的两个面同时进入,产生了较大的扰动,使气流的紊流程度更强,从而破坏了气体的边界层,减少了热阻,提高了换热效果,实验表明,采用这种翅片以后,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在同等条件下,达到40~48w/m2·k,换热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同时节省了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桥与翅片主体连接关系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翅片主体1,所述的主体1上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数排相互平行的通孔2,图中以三排为例,所述的通孔2用于穿过导气管,每一排的相邻的通孔2均通过过桥3连接,所述的过桥3与主体1之间间隔距离,形成长缝7,所述的过桥3的横截面为梯形状。
所述的每一排的通孔2与相邻排的过桥3相对应,两者之间形成梯形过渡区4,所述的梯形过渡区4的上端面与通孔2和过桥3的上端面相平齐,所述的翅片主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5形成波纹状。
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翅片主体上1上均匀的布满密纹状凸起6,增加了换热面积,在通孔2与过桥3之间没有设置梯形过渡区,当然也可以设置,以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当空气经过本实用新型以后,由于长缝的作用,使得空气在翅片主体的两个面同时进入,产生了较大的扰动,使气流的相态产生了的紊流,从而破坏了气体的边界层,减少了热阻,提高了换热效果,加上梯形过渡区和密纹状凸起的作用,使得换热效果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引河;邢清鑫,未经郑引河;邢清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板印花彩涂连续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低NOx排放的燃烬风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