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成设备电池防反充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718.X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卓玲佳;裘志军;徐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12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成 设备 电池 防反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化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成设备电池防反充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包括各种蓄电池在正常工作中往往由于制造时潜在缺陷等原因导致元器件失效而影响到整机的可靠性,因此,电子元器件在出厂前均要进行老炼筛选,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失效率。电池化成设备是对电池二次电流充放电过程的检测,是检测电池失效率的一种方法,电池的性能跟电池的电压、电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电池电压、电流的不均衡是电池故障的前兆,对电池性能的评价有其重要的意义。
在电池化成检测时,一般将电池正负极连接在检测电路的两检测端,通过检测端对电池进行二次电流充放电。由于现有化成设备检测电路的两检测端未设置标识,化成设备检测电路也没有电池反接的警告,在检测过程中不容易发现电池反接的现象,若操作人员操作失误将电池反接,容易造成电池异常放电,导致电池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电池化成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提示防反充功能的化成设备电池防反充保护电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化成设备电池防反充保护电路,包括主控CPU和与主控CPU相连的电池检测电路,电池检测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的连接处设有一电池检测端,电池检测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放电电路包括三极管、二极管和电容,所述电池检测端与三极管集电极相连,三极管基极通过电容与集电极相连,三极管发射极通过二极管与地相连,三极管发射极与二极管正极相连,二极管负极接地,所述三极管基极与主控CPU相连。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正极和负极之间并联有同向导通的第二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二级管为肖特基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电阻,电阻连接在三极管基极和主控CPU之 间。
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电容和电解电容,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通过电解电容与地相连,集电极上设有供电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基极之间并联有第二电容,第二三极管发射极与电池检测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基极与主控CPU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化成设备电池防反充保护电路,在电池检测电路的放电电路上串接了两个二极管,避免了电池反接时产生异常放电的情况,减少了因电池反接造成电池损坏的几率,提高了化成设备的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化成设备电池防反充保护电路,包括主控CPU和与主控CPU相连的电池检测电路,电池检测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的连接处设有一电池检测端a,电池检测端a用于与电池的正极相连,电池的负极与地相连。
所述放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1、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电阻R和电容C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主控CPU相连,电阻R连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和主控CPU之间。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池检测端a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容C1与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二极管D1与地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1相连,二极管D1的负极2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1和负极2之间并联有同向导通的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1与二极管D1的正极1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2与二极管D1的负极2相连,所述二级管D1、第二二极管D2为肖特基二极管。
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二电容C2和电解电容C3。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解电容C3与地相连,集电极上设有供电端口b,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并联有第二电容C2,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池检测端a相连,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主控CPU 相连。
电池并联在电池检测端a与地之间,进行二次电流充放电。第二三极管Q2基极与主控CPU的连接处在附图中标记为c控制端,电阻R与主控CPU的连接处在附图中标记为d控制端,c、d为主控CPU的两个控制端。当设定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主控CPU控制c控制端,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电池进入充电状态;当设定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主控CPU控制d控制端,使三极管Q1导通,电池进入放电状态;当电池反接时,由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反向截止,回路不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7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腔模PC细长杆注塑成型工艺
- 下一篇:车身线束地线短接护套压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