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窖的扬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603.0 | 申请日: | 201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封;刘丰强;邓孝伯;陈自清;蒲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14 | 分类号: | F27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地址: | 61706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在回转窖的扬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材、冶金、化工等生产行业中,广泛使用回转窖对固体物料进行机械、化学等的处理。回转窑率先被应用于水泥生产中,回转窖的使用极大的促进了水泥工业的发展。在此之后,回转窑被推广到其他工业门类中,逐渐成为相应生产中的核心设备,在各部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制造用于冶炼钒铁、钒氮的V2O3的还原反应为例,在冶金领域的金属的还原生产中,通过使用回转窖使进入该回转窖扬料装置的待还原物料(APV)进行旋转,并在这个过程中使物料与还原气体(通常为煤气)接触进行还原反应,最终得到作为产品的还原产物。
在此之中,回转窖的主体一般为用于承受并输送物料的中空的筒体,该筒体通常包括进料端、出料端以及位于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的中间部分,其中,进料端位于靠近用于存储物料的料场的一侧,出料端位于靠近出料口的一侧。一般情况下,待还原的物料被输送到筒体的进料端,伴随着回转窖的回转运动,物料在回转窖中翻转并逐渐向筒体的出料端移动(进料端略高于出料端,实现物料移动),并最终从出料端排出至回转窖外。在整个过程中,还原气体从出料端进入,这样使得气体的流向与物料的运动方向刚好相反,物料与还原气体在接触的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使物料还原成还原产物。
在还原反应中,物料与煤气接触的面积直接影响还原生产的效率,现有的技术方案由于物料翻转的不够充分,制约了还原反应的效率的提升。此外,由于还原气体的流向通常与物料的运动方向相反,在进行还原反应的过程中,体积较小的物料颗粒会被还原气体带走,这样会导致物料颗粒进入气体排出管道造成管道的阻塞。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回转窖的生产效率并克服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回转窖的扬料装置,该扬料装置能够提高回转窖的生产效率,并且使物料不易被还原气体带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窖的扬料装置,该回转窖为中空设置的筒体,其中,该回转窖的扬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的多个扬料板,其特征在于,该扬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的螺旋状推进板。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推进板可以设置为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推进板上可以设置有供所述多个扬料板穿过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扬料板的宽度可以为所述螺旋状推进板宽度的1/4~3/4。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推进板使用的材料与所述多个扬料板与所述筒体使用的材料相同。
优选地,所述扬料板可以焊接到所述筒体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推进板可以焊接到所述筒体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回转窖的扬料装置中增设螺旋状推进板,螺旋状推进板能够带动物料进一步翻转并且加速气体的扩散,从而大幅增加物料与还原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回转窖的生产效率。此外,螺旋状推进板还可以阻碍体积较小的物料在还原的过程中被还原气体带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扬料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扬料装置的侧视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状推进板的侧视截面图。
附图标记
1:筒体
2:扬料板
3:螺旋状推进板
4: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转窖的扬料装置,回转窖的主体为中空的筒体1,其中,在扬料装置还包括固定在筒体1的内壁上的多个扬料板2,除此之外,扬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筒体1的内壁上的螺旋状推进板3。
其中,如图1所示,上述扬料板2可以为长板状结构,多个扬料板2设置在整个筒体1的长度方向并且固定在筒体1的内壁上。当回转窑开始工作时,扬料板2会随着回转窑进行转动,同时把位于筒体1底部的物料带动到筒体1的中上部,随后物料由于自身重力的关系重新从扬料板2散落到筒体1的底部,物料按照这种方式反复进行翻转,充分地暴露在还原气体中,从而起到增大物料与还原气体接触面积的作用。此外,扬料板2还可以对筒体内的还原气体进行扰动,加速还原气体的扩散,增大物料与还原气体接触的机会,提高还原反应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门驱动装置
- 下一篇:烘干机无动力自振打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