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对称立衬羽绒被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338.6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2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守兵;徐良平;陈秀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4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对称 羽绒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绒被,特别涉及一种不对称立衬羽绒被。
背景技术
羽绒被透气干爽,排湿性强,不板结,具有其他保暖材料所不具备的吸湿发散的良好性能,被称为″会呼吸的被子″。羽绒被的填充物主要是羽绒,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植物性纤维素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在被子的家族中,羽绒被算是最昂贵的了,羽绒被的保暖性毋庸置疑,由于羽绒本身是三角形骨架结构,所以空气的储存量比较大,隔温性好,能够保持被子里的人体的温度,不容易受室内温度的影响。
羽绒被伴随着人的睡眠,它的保暖性和舒适性跟人的感官密切相关,所以,羽绒被的好坏至关重要。
但是,传统的羽绒被容易跑绒,形成羽绒的不均匀孔洞,影响羽绒被的保暖效果和外形手感。
综上所述,特别需要一种不对称立衬羽绒被,以克服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对称立衬羽绒被,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整个羽绒被不会出现完全的孔洞,保证羽绒被的保暖效果和外形手感。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不对称立衬羽绒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所述上层与中间层之间通过第一立衬形成第一绗缝形状,所述下层与中间层之间通过第二立衬形成第二绗缝形状,所述第一绗缝形状与所述第二绗缝形状互相交错相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绗缝形状呈田字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绗缝形状呈口字状。
本实用新型的不对称立衬羽绒被,上层和下层分别形成第一绗缝形状与第二绗缝形状,即使其中一面出现羽绒孔洞,还有另一面的羽绒来做补绒,使整个羽绒被不会出现完全的孔洞,保证羽绒被的保暖效果和外形手感柔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对称立衬羽绒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对称立衬羽绒被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绗缝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不对称立衬羽绒被,它包括上层100、中间层200和下层300,所述上层100与中间层200之间通过第一立衬110形成第一绗缝形状,所述下层300与中间层200之间通过第二立衬310形成第二绗缝形状,所述第一绗缝形状与所述第二绗缝形状互相交错相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绗缝形状呈田字状,所述第二绗缝形状呈口字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中间层200由一层常用面料制成。
所述第一绗缝形状与所述第二绗缝形状互相交错相间设置,羽绒被的两面呈现不同的绗缝图案;这样,即使其中一面出现羽绒孔洞,还有另一面的羽绒来做补绒,使整个羽绒被不会出现完全的孔洞。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摩浴缸水气混合动力节能装置
- 下一篇:自吸式落地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