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屏液晶显示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4316.X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0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罗成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慧想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2013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屏液晶显示器支架,尤其是一种能任意独立调节多屏显示器角度的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平板显示器的普及,尤其是液晶面板,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几乎替代了传统的CRT显示器,为此也催生出不少新的使用需要和应用场合。为了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需对显示器高度、仰角、旋转等进行调节,但目前显示器厂商配套的底座,功能相对单一,为此,也有许多专业的制造业者,投入这一方面的研发,提供一系列显示器支架,满足升降、俯仰和旋转调节之需。目前,支架有单屏和多屏之分,多屏支架一般在支撑立柱上安装有一横梁,借助该横梁固定二至三屏,形成并排的支撑。现有多屏支架的横梁为整体式结构,整体性较强,但其缺点是悬挂三屏需调节左右两屏角度时,无法与中间一屏的边沿对齐,而且横梁显示器重力作用下,左右两屏容易产生下垂,再则,在悬挂单屏时,横梁两端长出,无法收折起,这些缺点,均严重影响视觉和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固定多屏液晶显示器、横梁能旋转和折叠的多屏液晶显示器支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屏液晶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立柱、横梁组件和显示器固定座,底座固定在立柱的下端部,横梁组件安装在立柱上,显示器固定座活动定位在横梁组件上,其特征是立柱表面至少设有一道限位竖槽;横梁组件包括柱套、双向合页套件和横梁,横梁经双向合页套件定位在柱套两端部;柱套设有一与立柱截面相当的套孔,该套孔向内凸设有与立柱限位竖槽配合的凸轨;所述双向合页套件包括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和中间片,其中第一连接片经一水平导轴与中间片轴定位,中间片经一垂直导轴与第二连接片轴定位;所述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分别能与柱套和横梁端部相固定。柱套两端部分别通过一双向合页套件与横梁相固定,借助双向合页套件中的水平导轴,实现横梁相对柱套做竖向旋转收折;利用垂直导轴,横梁能相对柱套做前后摆动,实现水平多屏显示器边框,在任意夹角时都能对齐。
所述柱套和横梁为拉伸的型材,所述双向合页套件中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能插入柱套和横梁端部中,并通过螺丝锁固,易于加工和装配。
所述立柱为拉伸型材,并对称拉伸有两道限位竖槽,以及表面拉伸有四道嵌入槽;所述嵌入槽中嵌设有耐磨条。可有效避免调节显示器时,刮伤立柱表面,也能提高立柱的阻尼作用。
所述立柱上还拉伸有一开口线槽,在开口线槽两侧的边沿处,分别拉伸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嵌设有弹性胶片,两弹性胶片远离定位槽一侧的边沿能相互触及或者交叠,封闭开口线槽。该线槽供电缆线穿过,且电缆线头可从开口线槽的任意高度上拉出,而其余部分又能被弹性胶片封住,保持立柱的原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刚性横梁的缺陷,在固定单显示器时,能将柱套两端部上的横梁往上摆动,藏在显示器的后,而不暴露在显示器的两侧,影响视觉;悬挂三屏时,左右两屏调节角度时,也能将横梁略往前或后摆动,使三屏显示器的边框对齐;再者,立柱上设计有开口线槽,使电缆能隐蔽穿过,以及必要的防刮措施,保护立柱表面的外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三屏液晶显示器支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三屏液晶显示器支架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3两屏显示器支架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多屏显示器支架横梁摆动示意图
图5多屏显示器支架分解示意图
图6立柱与柱套关系示意图
其中
1-底座 2-立柱 21-限位竖槽
22-嵌入槽 23-开口线槽 24-耐磨条
25-定位槽 26-弹性胶片
3-横梁组件 31-柱套 311-套孔
312-凸轨 32-双向合页套件 321-第一连接片
322-第二连接片 323-中间片 324-水平导轴
325-垂直导轴 33-横梁 4-显示器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慧想办公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慧想办公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