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主副联合琴筒的胡琴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4289.6 | 申请日: | 201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何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熙光 |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D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 地址: | 30017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联合 胡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族乐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主副联合琴筒的胡琴。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胡琴包括琴头、琴杆、琴轴、琴筒和琴皮及琴弓、琴弦、琴码、千金。由于传统胡琴均为单个琴筒组成的共鸣箱发音,故其发音单调、泛音不丰富、音域窄,音色特性较差,音质不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主副联合琴筒的胡琴,具有双音域、多音色的特点,发音丰厚、优美动听。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主副联合琴筒的胡琴,包括琴头、琴杆、琴轴、固定有琴皮的琴筒及琴弓、琴弦、琴码、千金,其特征是:所述琴筒由主音筒和副音筒构成,所述主音筒和副音筒连接成整体共鸣箱,所述主音筒和副音筒之间靠近琴皮的前端设有形成低频段音频共鸣区的空间通道。
所述主音筒和副音筒连接成的整体共鸣箱横截面形状呈凸多边形,琴皮形状与整体共鸣箱横截面形状匹配。
所述琴码置于主音筒中心点处。
有益效果:具有双音筒的整体共鸣箱使胡琴产生双音域、多音色、音质丰厚、优美、动听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主音筒和副音筒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1、琴头,2、琴杆,3、琴轴,4、琴皮,5、琴筒6、琴弓7、琴弦8、琴码9、千金10、主音筒11、副音筒12、空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带有主副联合琴筒的胡琴,包括琴头1、琴杆2、琴轴3、固定有琴皮4的琴筒5及琴弓6、琴弦7、琴码8、千金9,所述琴筒由主音筒10和副音筒11构成,所述主音筒和副音筒连接成整体共鸣箱,所述主音筒和副音筒之间靠近琴皮的前端设有形成低频段音频共鸣区的空间通道12。所述主音筒和副音筒连接成的整体共鸣箱横截面形状呈凸多边形,琴皮形状与整体共鸣箱横截面形状匹配。所述琴码置于主音筒几何中心点处。低频段音频共鸣区的空间通道12是在主音筒和副音筒前端连接处,去除一段连接部分而形成空间通道。
工作原理:
应用音律理论,和声及和弦乐理对传统胡琴的琴筒进行改造。在主音筒和副音筒之间靠近琴皮前端设置的空间通道形成低频段音频共鸣区,可以使琴皮在整个琴筒轮廓范围内自由振动,琴皮同时策动两个音筒,即共鸣箱发音;主音筒和副音筒间的相切面为过渡连接,使其之间形成两个高音频共鸣区空间。琴码仍设在主音筒的几何中心点处,形成主音筒发音较强,副音筒发音较弱,协调适宜。主音筒和副音筒连接成的整体共鸣箱横截面形状呈凸多边形或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使琴皮震动的谐振频率由低频区向高频区逐渐变化,琴皮的频率振动功能沿轴线分离,更加有利于琴皮的振动和音频的扩展。由此可知,主音筒的发音主音频带乐音,副音筒发出声强略小的协音频带乐音,在音色图中形成一强一弱的两个主峰,同时还有其他向低频区扩展及高频区扩展的泛音。
按照所述结构的构造原理,可以推出系列型号的胡琴。根据乐音声波波长比来确定主音筒和副音筒的直径和长度尺寸比例。音乐中按照乐音的定律法-十二平均律。如:音名CE两个乐音的频率比为1∶1.2599,CG两个乐音的频率比为1∶1.4983。它们相应的波长比分别为1∶0.7937;1∶0.6674。即可确定主音筒和副音筒的直径和长度尺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熙光,未经何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4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线电接收机芯片的调台和存台装置
- 下一篇:燃气红外线连续自动烘干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