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3277.1 | 申请日: | 201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1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黎;郁宏飞;陈哲;计建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2/18 | 分类号: | H01M2/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吸液量 蓄电池 隔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用途极为广泛,使用于汽车、摩托车、拖拉机、铁路车辆、矿山牵引车、水上航标以及通讯航空医疗设备等是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实用性产品。
在铅酸蓄电池中,隔板设置在正负极板之间,起到电绝缘体的作用,又同时允许离子电流在电极之间的电解质中能自由通过。为了实现所述的多个功能,就需要隔板是多孔材料且孔隙率尽可能的高,吸收足够的电解液,以降低蓄电池内阻。
铅酸蓄电池专用隔板大都选用工业发达国家的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橡胶等材质制作成的微孔隔板,该隔板性能稳定,但其价格昂贵,同时在使用进口专用隔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内厂家无法进行解释,限制了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现有技术也选用其他材料的隔板,如短纤隔板,但这些隔板存在材料强度不足,易短路等缺陷。
专利CN201060887Y公布了一种铅酸蓄电池隔板,其特征是在橡胶隔板或聚乙烯隔板的一侧设有衬板,该衬板由0.3-0.5mm厚的聚氯乙烯薄膜吸塑成型,表面成波纹状,沿波峰、波谷部位均匀整齐地密布小圆孔。
这种制作蓄电池隔板的缺点在于:以橡胶隔板或者聚乙烯隔板作为衬板,表面吸塑聚氯乙烯薄膜成型,造成隔板整体过厚,隔板电阻增大。同时隔板不能够一次性挤出成型,生产工艺较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专利CN201478367U公布了一种双面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隔板,它是由基片和与基片成一体位于基片两面的筋条组成的。
这种制作铅酸蓄电池隔板的缺点在于:为了减小隔板电阻,就必须使隔板尽可能的薄,但随着隔板的厚度减小,储存电解液的量下降,隔板所用酸量受到限制,影响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带有大量不同结构的筋状隔板技术已经是公知的,一般情况下所述垂直筋条跨越整个板长在6-13mm的固定间隔设置。在US5558952的隔板中,用间断筋条代替了连续筋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蓄电池隔板存在生产工艺复杂,减小隔板厚度的同时隔板吸收电解液的量也大大降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一次性挤出成型,吸液量大,提高蓄电池高功率长时间放电性能,且环保的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包括基片,特点是所述基片上下表面均布设有筋条,所述基片内部平行设有等间距的通道。
进一步,所述基片一侧表面的筋条与所述基片的边缘倾斜设置,另一侧表面的筋条与所述基片的边缘垂直设置。
所述通道与所述基片的边缘平行设置,内径为1mm,间距为0.5~1mm。
所述通道形状为是圆柱体、长方体和棱柱体等几何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的制作方法,将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二氧化硅材料经过精密设计的带有设定筋条角度和间距的模头挤出,然后深度加工成各种规格和大小的蓄电池隔板。
本实用新型的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将聚乙烯或者聚氯乙烯、二氧化硅材料和溶剂混合后,经精密设计的模头挤出成型,实现了一次性挤出成型,生产工艺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内部的通道既有利于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电解液,有效地减小隔板电阻,避免贫酸状态,提高蓄电池的高功率长时间放电性能,又有利于散热,提高耐高温能力,并且有利于减少使用的原材料,大大降低了隔板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成型后具有加强筋条,有利于电解液对流,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隔板的坚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隔板生产工艺简单,强度好,隔板内部的空间通道既有利于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电解液,有效地减小隔板电阻,避免贫酸状态,提高蓄电池的高功率长时间放电性能,又有利于散热,提高耐高温能力,并且有利于减少使用的原材料,大大降低了隔板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高吸液量蓄电池隔板,包括基片1,所述基片1的上表面均匀设有筋条2,所述基片1的下表面均匀设有筋条3,所述基片1内部设有等距的平行通道4。
所述上表面筋条2沿基片1上表面的边缘倾斜设置,所述下表面筋条3与基片1边缘垂直设置。
所述通道4与所述下表面筋条3平行设置,内径为1mm,间距为0.5~1mm。
所述通道4形状为圆柱体、长方体和棱柱体等几何结构。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3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脱发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白发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