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扬琴复合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3060.0 | 申请日: | 201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1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宋从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从甲 |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23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扬琴 复合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扬琴复合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或使用中的扬琴的琴面音板均由一整块木质板构成,通常的结构是在一面呈弧形的两琴帮的两端固定两琴头,在两琴帮和两琴头上端面设一整块木质板形成琴面音板,琴面音板下端的空间形成共鸣箱。在琴面音板两边即两琴头板上端固设有琴弦柱,两琴弦柱之间拉设有琴弦,在靠近两琴头板部位的琴面音板上设山口支架,山口支架上设圆柱条状的山口,各琴弦下端均由山口支撑转向和定位。每根琴弦与琴面音板之间还设有琴音码,琴音码的作用是为各琴弦定音和定位。扬琴和其它敲击的弦乐的发音往往是由多根并排且并不相交的琴弦发出,在击打琴弦后,琴弦振动发音并经琴面音板振动造成共鸣箱亦共鸣发音。琴面音板的质量决定扬琴的音色和音质,目前的琴面音板承受琴弦的震动力差,强度低,易开裂,造成扬琴的使用寿命短,严重地影响了这种民族乐器的普及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扬琴复合面板,使琴面音板由复合面板构成,具有结构简单,承受琴弦的震动力强,音色和音质好,强度高,不会开裂,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的优点。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上桐木面板所组成,扬琴复合面板由上桐木面板和下桐木底板粘合而成,上桐木面板和下桐木底板的木纹线交叉设置,上桐木面板的木纹线与下桐木底板的木纹线的夹角为10°~90°。所述的上桐木面板与下桐木底板的厚度比为0.6~1∶1。所述的上桐木面板的木纹线与下桐木底板的木纹线的夹角为80°~85°。所述的上桐木面板与下桐木底板的厚度比为0.6~0.9∶1。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不改变扬琴传统结构的情况下,将琴面音板改为复合面板,具有结构简单,承受琴弦的震动力强,音色和音质好,强度高,不会开裂,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可延长5年以上,使用效果好,利于民族乐器的普及和发展。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扬琴复合面板,主要由上桐木面板1所组成。扬琴复合面板由上桐木面板和下桐木底板2粘合而成,上桐木面板和下桐木底板的木纹线交叉设置,上桐木面板的木纹线与下桐木底板的木纹线的夹角为10°~90°;所述的上桐木面板的木纹线与下桐木底板的木纹线的最佳夹角为80°~85°。所述的上桐木面板与下桐木底板的厚度比为0.6~1∶1;所述的上桐木面板与下桐木底板的最佳厚度比为0.6~0.9∶1。
总之,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扬琴传统结构的情况下,将琴面音板改为复合面板,具有结构简单,承受琴弦的震动力强,音色和音质好,强度高,不会开裂,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可延长5年以上,使用效果好,利于民族乐器的普及和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从甲,未经宋从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3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