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饲养奶牛用实时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2801.3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6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亿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29/00 | 分类号: | A01K29/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养 奶牛 实时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养奶牛用设备,尤其是一种可及时了解奶牛发情、发病等健康状况,便于奶牛繁殖管理及利于奶牛生长的饲养奶牛用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成年奶牛总是周而复始地经历着发情、交配、妊娠、产犊、产乳及干奶等生长过程,除此之外还可能罹患疾病,直至淘汰。在奶牛的人工饲养过程中,及时发现发情奶牛,进而人工配种,使其妊娠、产犊、产乳是提高牛奶产量的关键。虽然有关专家学者已确定了奶牛的活动量变化与发情之间的相关性,但是现有奶牛饲养方法还是需要人工肉眼观察奶牛的状态,以稳妥接受爬跨作为判断奶牛是否发情的依据。由于奶牛发情表现60%在清晨(6:00~8:00),10%在中午(12:00~14:00),30%在晚(7:00~9:00)上,人工观察极为不便,不仅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而且还有可能因人为失误而错过发情奶牛的最佳配种期。另外,现有奶牛饲养方法也不能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患病奶牛,只有当奶牛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比如食欲下降或不食、消瘦、乳房肿胀等时才能加以诊断、治疗,对奶牛的健康非常不利,有时还有可能因为未及时对患病奶牛隔离、医治,使得传染病大范围扩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及时了解奶牛发情、发病等健康状况,便于奶牛繁殖管理及利于奶牛生长的饲养奶牛用实时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饲养奶牛用实时监测系统,设有集成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有源RFID标签,与集成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有源RFID标签对应设置有数据接收设备,所述数据接收设备通过网络数据交换设备与PC服务器相接。
本实用新型可将集成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有源RFID标签系于奶牛腿部(分别对奶牛编号),可全天候实时记录奶牛的活动量、卧地次数,并将数据发送到PC服务器。PC服务器可根据奶牛活动量,准确的找出发情奶牛,降低了配种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发情观测的准确性(准确率达97%),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因为错过最佳受孕时机而导致的低产损失。根据奶牛的卧地次数及时间(正常情况下,奶牛每天卧地时间为8.2~14.1小时,每次卧地时长为0.9~1.4小时),一目了然地了解奶牛的健康状况,对患病奶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对传染病进行防范处理,利于奶牛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有集成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有源RFID标签,即将三维加速度传感器(型号MMA7361LC)集成在有源RFID标签上,且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与有源RFID标签相接,与集成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有源RFID标签对应设置有数据接收设备,所述数据接收设备通过网络数据交换设备与PC服务器相接。
工作原理:
集成三维加速度传感器的有源RFID标签,将奶牛的代号、奶牛的活动量和卧地次数等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上传至数据接收设备,数据接收设备将上述数据通过网络数据交换设备输送至PC服务器,供PC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亿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亿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2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品养殖自动投喂饵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毛皮动物粪便与尿液分离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