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式百叶门、百叶幕墙、百叶窗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2543.9 | 申请日: | 201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尚进 |
| 主分类号: | E06B7/086 | 分类号: | E06B7/086;E06B9/28;E06B9/3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72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式 百叶 幕墙 百叶窗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百叶门窗、百叶幕墙有关,特别是与百叶门窗、百叶幕墙上的百叶门、百叶幕墙、百叶窗支架有关。
背景技术
百叶窗起源于中国,而近代百叶窗则由美国人约翰·汉普逊发明,并于1841年8月取得发明专利。其主要由若干倾斜一定角度的叶片构成,故得名。百叶窗在起到窗户作用的同时具有透风不透视的特点,故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追求舒适、健康生活的现代家庭。
百叶片是百叶门窗的主要构件,其可绕轴转动一定角度,当所有百叶片呈水平或接近水平状态时,百叶窗透视透气;当所有百叶片倾斜到一定角度时,则各百叶片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相互遮挡,就起到透气但不透视的效果,此乃百叶门窗的主要特点,常见的百叶片多为固定于百叶门窗的支架上。
市场上常见的百叶门、百叶窗、百叶幕墙上的支架的连杆多为内置隐藏式,不方便维修更换,且连杆上没有用于摆动百叶片的摆动块,就算部份金属百叶窗支架上装置有摆动块,但其结构及生产工艺复杂且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能方便维修更换的外置式连杆,并带有结构简单实用的摆动块的新式百叶门、百叶幕墙、百叶窗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式百叶门、百叶幕墙、百叶窗支架,主要包括定距条、叶片盖、连杆、摆动块、连杆紧固件、摆动块紧固件、叶片盖紧固件、沉头孔、定距条转轴孔、叶片盖转轴、叶片盖锁固孔、连杆转轴孔,其特征是定距条上设置有叶片盖,叶片盖的一端或一侧设置有外置式连杆,连杆上设置有摆动块。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定距条、叶片盖、连杆、摆动块、螺钉。其特征是定距条上设置有转轴孔,叶片盖上的一端有与其自身成一体的凸起转轴,叶片盖上的凸起转轴伸入定距条上的转轴孔进行间隙配合,叶片盖的一端或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杆的锁固孔,连杆上有与锁固孔相对应的转轴孔,通过螺钉连接连杆及叶片盖,螺钉兼具转轴作用并与连杆上的转轴孔进行间隙配合,连杆上设置有用于摆动百叶片的摆动块,摆动块设置有与连杆外形相吻合的槽口并与连杆进行间隙配合,摆动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连杆上。本实用新型在安装了百叶片并装配在百叶门、百叶幕墙、百叶窗的窗框或扇框后通过摆动连杆上的摆动块可实现与连杆上下相邻的百叶片同时转动的 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增加电机等来实现电动、遥控电动自动开启或关闭百叶片。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材质的百叶门、百叶幕墙、百叶窗上,如铝型材、塑型材、实木、木铝复合等。
上述叶片盖一侧或两侧可通过增设用于紧固百叶片的螺钉沉头孔,通过螺钉紧固百叶片从而达到更高的强度。
上述叶片盖的一端与其自身成一体的凸起转轴在其伸入定距条上的转轴孔后可增设一紧固件来防止其脱落且达到更高的强度。
上述摆动块可做成一整体式,还可做成分拆式,其特征是将摆动块设置成左右对称或接近对称的两个零件,两个零件上设置有用于紧固螺钉的孔以及与连杆相吻合的槽口,再通过螺钉将两个零件固定在连杆上。
上述摆动块的固定形式除了用螺钉紧固外还可做成插扣式、熔胶式、焊接式等。
本实用新型的常用材质为塑料、铝合金、不锈钢等。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先把百叶片安装于叶片盖2上,再连同本实用新型一起镶嵌于百叶门、百叶幕墙、百叶窗的窗框或扇框上,再通过安装其它相关零配件进而组装成完整的百叶门或百叶幕墙或百叶窗,通过摆动连杆上的摆动块可实现与连杆上下相邻的百叶片同时转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产品图所对应的产品三维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产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产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成百叶门、百叶窗后的产品简图。
图6为图5所对应的产品三维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产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的摆动块的产品示意图。
图中:1-定距条,2-叶片盖,3-连杆,4-摆动块,5-连杆紧固件,6-摆动块紧固件,7-叶片盖紧固件,8-沉头孔,9-定距条转轴孔,10-叶片盖转轴,11-叶片盖锁固孔,12-连杆转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尚进,未经韦尚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2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
- 下一篇:基于多URL的恶意代码检测方法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