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功夫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2510.4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念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念怡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9/3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功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具体是一种分体式功夫桩。
背景技术
功夫桩是一种体育技击的健身器械,是给训练者作为一个假设的目标进行攻击。现有的功夫桩都是用实木制成的木桩,在其上设置有桩手和桩脚,将其固定在地上或墙壁上来使用。但这种木人桩的比较笨重,安装形式也不灵活,使其只能在某一地点固定使用,不能移动,如训练者外出时,则无法携带木人桩进行随时随地练习,而且,上述安装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场地,存放也比较占地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存放方便、便于外出携带、不受场地环境影响的分体式功夫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功夫桩,包括桩身和若干设置于桩身上的桩手和桩脚,其特点是所述桩身设计成可相互拆分的上桩柱和下桩柱,所述上桩柱与下桩柱之间设有固定结构,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固接成一体。
其中,为了方便携带,上述上桩柱包括前半桩体和后半桩体,所述前半桩体与后半桩体之间设有可相互固接的固定结构。
进一步为减少桩身的重量以便于携带,上述桩身为中空的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设计成插销与插孔相插接配合的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式的连接结构。
为了方便固定安装,上述下桩柱的后部设有可将其挂接于墙壁或固定物上的挂接扣。为进一步使该功夫桩在使用时高度可调节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上述挂接扣纵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通过不同位置的挂接扣与墙壁或固定物挂接而实现桩身高低位置的调整。
为了进一步方便存放和携带,上述桩手和/或桩脚可拆卸式的固定在桩身上。
为了能够模拟人体反冲的效果,上述桩身由具有缓冲效果的橡胶制成,上述桩手及桩脚由木质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将桩身设计成可相互拆分的上桩柱和下桩柱,上桩柱与下桩柱之间设有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结构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固接成一体,安装连接都比较方便,当在家中或其他固定场合使用时,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连接起来使用,使用完后可将其拆散存放,不会占用有限的空间,而当外出时,可将上桩柱拆出携带到外面使用;又由于将上桩柱设计成前半桩体和后半桩体两部分,而且将桩身设计成中空的,故大大减轻了桩身的重量,而且携带时只需带上桩柱的前半桩体,方便携带,也方便安装;又由于下桩柱的后部设有若干个纵向排列的可将其挂接于墙壁或固定物上的挂接扣,故可通过不同位置的挂接扣与墙壁或固定物挂接而实现桩身高低位置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桩身设计成由橡胶制成,故具有良好的缓冲和反冲效果,还可省去在桩身上套置缓冲垫的麻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分体式功夫桩,包括桩身1和若干设置于桩身1上的桩手2和桩脚3,其中桩身1设计成可相互拆分的上桩柱和下桩柱11,上桩柱与下桩柱11之间设有固定结构4,通过固定结构4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11固接成一体,安装连接都比较方便,当在家中或其他固定场合使用时,可将上桩柱与下桩柱11连接起来使用,使用完后可将其拆散存放,不会占用有限的空间,而当外出时,可将上桩柱拆出携带到外面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念怡,未经黄念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2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桌面棋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跑步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