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挂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2332.5 | 申请日: | 2011-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文顺 |
| 主分类号: | E05B67/00 | 分类号: | E05B6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329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挂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五金制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挂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U形防盗锁,主要由锁体和U形锁杆组成,锁体包括两端的铰接头、锁头及连接铰接头和锁头的中部连接杆,锁头内设置有带锁孔的锁芯,铰接头部分开设有连接槽,U形锁杆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锁紧端,锁紧端与锁孔配合连接,连接端通过铆接的轴销可转动地安装在铰接头的连接槽内。采用此结构的防盗锁,结构简单,但是也暴露出连接处的弱点,盗贼可通过暴力手段破坏铆接的轴销就可以将锁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连接部力学强度高、不易破坏的防盗挂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盗挂锁,包括锁体、U形锁杆(5),锁体包括两端的铰接头(1)、锁头(2)及连接铰接头(1)和锁头(2)的中部连接杆(3),锁头(2)内设置有带锁孔的锁芯(4),所述U形锁杆(5)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50)和锁紧端(51),锁紧端(51)与锁孔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头(1)包括转轴(10)及焊接在连接杆(3)的套管(11),转轴(10)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100),转轴(10)套接在套管(11)内,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穿过定位孔(100)后焊接在转轴(10)的中部。
所述套管(11)的两端部焊接有端盖(6)。
所述端盖(6)焊接在套管(11)的两端内部。
所述端盖(6)焊接在套管(11)的两端端面。
所述转轴(10)为中空管体结构。
所述转轴(10)为实心管体结构。
所述定位孔(100)具有上端定位面(101)和下端定位面(102),其上端定位面(101)和下端定位面(102)限制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的旋转角度,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抵达上端定位面(101)时与中部连接杆(3)垂直。
所述上端定位面(101)和下端定位面(102)限制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的旋转角度在60-120度之间。
所述上端定位面(101)和下端定位面(102)限制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的旋转角度为90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铰接头由焊接在连接杆的套管及安装在套管内的转轴组成,U形锁杆的连接端穿过开设在套管上的定位孔后焊接在转轴的中部,此结构设计,没有铆接外露的轴销,因此连接强度高,设计非常合理,不易破坏,防盗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防盗挂锁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铰接部左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铰接部剖视图;
图4为图2的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的套筒A-A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防盗挂锁铰接部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防盗挂锁铰接部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挂锁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盗挂锁,主要由锁体和U形锁杆5组成,锁体包括两端的铰接头1、锁头2及连接铰接头1和锁头2的中部连接杆3,锁头2内设置有带锁孔的锁芯4, U形锁杆5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50和锁紧端51,锁紧端51与锁孔配合连接,铰接头1主要由中空管体结构的转轴10及焊接在连接杆3的套管11组成,转轴10的中部开设有定位孔100,转轴10套接在套管11内,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穿过定位孔100后焊接在转轴10的中部。为了防止水汽、灰尘进入到套管11内,最好在套管11的两端内部焊接端盖6。其中:定位孔100具有上端定位面101和下端定位面102,其上端定位面101和下端定位面102限制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的旋转角度,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抵达上端定位面101时与中部连接杆3垂直,方便上锁定位。上端定位面101和下端定位面102限制U形锁杆5的连接端50的旋转角度较好的角度在60-120度之间,旋转角度太小,U形锁杆5打开角度较小,不方便上锁;旋转角度太大,U形锁杆5打开角度较大,但影响套筒11的力学强度,较佳的为90度,兼顾上锁方便和套筒11的力学强度。
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防盗挂锁,其主体结构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转轴10为实心管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文顺,未经梁文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2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舱口盖液压马达可调试基座
- 下一篇:抱环自动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