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丝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2299.6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2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汪颖;周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5/02 | 分类号: | B25B15/02;B25B2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学东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丝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手动工具,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刀。
背景技术
螺丝刀是用于紧固或松掉螺丝的手动工具,目前,螺丝刀的种类繁多,功能也日趋多样化,通常的多能螺丝刀,其手柄和螺丝刀杆都是分立的,多个螺丝刀杆共用一个手柄,使用不同功能的螺丝刀,需配用不同的刀杆,其结构比较复杂,手柄和刀杆不成一体。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309207,公开日为1999-03-03的专利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双能螺丝刀,其结构包括由两端分别制成一字螺丝刀头和十字螺丝刀头的螺丝刀杆和螺丝刀柄构成,通过柄上旋钮的松紧可使螺丝刀杆和螺丝刀柄分开或固定在一起,调换螺丝刀杆的连端可得到一字螺丝刀或十字螺丝刀。该螺丝刀将一字螺丝刀和十字螺丝刀整合在一起,虽然方便了使用者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其螺丝刀杆和螺丝刀柄通过旋钮连接,不够紧密和牢靠,在紧固或松掉一些连接比较紧密的螺丝时,需要费很大的力才能紧固或松掉螺丝,甚至有损坏螺丝刀手柄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多能螺丝刀结构复杂、多个刀杆分立、操作费力、手柄容易损坏的不足,提供一种多个刀杆串接成一体、使用省力、不易损坏、操作简单的螺丝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方案予以实现:提供一种螺丝刀,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固定连接的刀杆,所述刀杆由若干刀杆单元可拆卸地串接构成,每个刀杆单元由一端的刀头段以及另一端的连接段构成,所述刀头段的侧面至少具有一个平面,所述连接段的端面设有与刀头段适配的沉孔,所述手柄端面设有与沉孔适配的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刀头段的侧面至少具有一个平面,目的是形成扭矩,易于转动,才能成为螺丝刀,当然可以设计成六角形、方形、或三角形,但不能设计成圆形,因为设计成圆形不能形成扭矩,自然不能成为螺丝刀;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刀杆单元独立设计、互相可拆卸的串接成一体,再与手柄连接即成为螺丝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呈圆柱形,其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防滑槽。在圆柱形手柄外表面上沿轴方向设计防滑槽,使用时可以防滑。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手柄设有横向的通孔。这样,使用时可以用一根金属杆穿过通孔然后转动,紧固或松动螺丝时就会省力。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刀杆单元采用磁性材料制成。这样,刀柄、刀头就不容易散落,多个刀杆单元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多个刀杆串接成一体,结构简单,无形中增加了螺丝刀杆的长度。
2. 使用省力、不易损坏。
3. 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柄1 刀杆2 刀杆单元3 刀头段4
连接段5 沉孔6 连接杆7 通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结合图1和图2中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螺丝刀,包括手柄1以及与手柄固定连接的刀杆2,所述刀杆由两个刀杆单元3可拆卸地串接构成,每个刀杆单元由一端的刀头段4以及另一端的连接段5构成,所述刀头段4的侧面至少具有一个平面,在本实施例中,刀头段4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连接段5的端面设有与刀头段适配的沉孔6,所述手柄1端面设有与沉孔6适配的连接杆7。所述手柄1呈圆柱形,其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防滑槽。所述的手柄1设有横向的通孔8。所述刀杆单元3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中,刀杆单元3可以设置2-6个为宜,太多会影响螺丝刀杆的刚性,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刀杆单元3,一个具有一字刀头,另一个具有十字刀头,两个刀杆单元3可以相互串接,然后,再通过连接杆7与手柄1相连,需要使用一字螺丝刀时,就将具有一字刀头的刀杆单元放在第一位,反之,需要使用十字螺丝刀时,就将具有十字刀头的刀杆单元放在第一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杆单元3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以刀杆单元3之间连接紧密,无形中加长了刀杆的长度。
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2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窝状泡孔结构的扬声器振膜的制备装置
- 下一篇:带有保护盖的受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