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调光电机用弹性簧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11303.7 | 申请日: | 201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8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投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调光 电机 弹性 簧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簧片,特别是汽车调光电机用弹性簧片。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越来越多的电控执行机构被广泛地使用,如何实现执行机构中马达与电路板之间快捷、稳定的连接,一直是一个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汽车电控执行器,尤其是汽车前照灯用调光电机中,电路板与马达之间的电路导通,通常采用接插针脚一端焊接在电路板上,另一端插入马达预留的孔位式连接。
但上述连接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焊接部分容易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震动而引起正交焊点受力脱焊,导致接触不良,产品功能失效;另一方面,接插针脚通过过盈配合与马达正负极连接,容易使接触针脚与马达孔之间由于震动而存在间隙,产生点接触,导致电路电流增大,对产品正常使用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保证汽车调光电机中电路板与马达电路良好接触的汽车调光电机用弹性簧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调光电机用弹性簧片,包括簧片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簧片本体由一体式的U型体、连接臂和双筒接插柱构成,连接臂位于U型体与双筒接插柱之间。
所述U型体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调光电机用弹性簧片,其制造采用铜锡冷轧板为基础材料,通过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汽车调光电机用弹性簧片,其在汽车调光电机的电路板与马达之间作为电路的过度载体,使电路板与马达有效导通,保证电路板与马达电路良好接触,当整体调光电机机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震动时,也能有效地保证电路时刻保持畅通。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在具体使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簧片本体1、U型体11、连接臂12、双筒接插柱13、通孔111、电路板2、马达3、引脚31、齿轮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调光电机用弹性簧片,包括簧片本体1,所述簧片本体1由一体式的U型体11、连接臂12和双筒接插柱13构成,连接臂12位于U型体11与双筒接插柱13之间,U型体11上设有通孔111。
其产品生产是采用铜锡冷轧板为基础材料,通过冲压成型。由于冲压技术为业内人士的公知技术,因此在这不作详细介绍。
如图2所示,在具体使用中,两个簧片本体1的双筒接插柱13分别压合到马达3的两个引脚31上,压合的过程中,马达3的两个引脚31分别把相配合的双筒接插柱13撑大,而由于黄片本体1自身弹性变量的影响,可以和马达3的引脚31固定在一起,始终保持和马达3的接触,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同时簧片本体1的U型体11的底部与电路板2上的电触点接触,随着簧片本体1整体的下压,接触点克服弹性变量越大,与电路板2的电触点结合的越紧,两者使电路在电路板2和簧片本体1之间导通。
当调光电机在正常接收信号工作时,电流从电路板2正极流到簧片本体1,经由簧片本体1流入马达3的引脚31,随后从另侧引脚31流出,经过簧片本体1流回电路板2,形成回路,马达3的齿轮32转动,从而带动调光电机的传动齿轮副运动,最终实现正常运行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其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1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轴电流消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单相齿轮减速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