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坐标定位专用毛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311179.4 申请日: 2011-08-25
公开(公告)号: CN202242479U 公开(公告)日: 2012-05-30
发明(设计)人: 赵研 申请(专利权)人: 赵研
主分类号: B43K8/02 分类号: B43K8/02;B43K3/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代理人: 赵建刚
地址: 102208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坐标 定位 专用 毛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教育与文化传播产品与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坐标定位专用毛笔。 

背景技术

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其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字照片集锦。虽然西周以前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该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直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笔”。相传秦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汉代制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同时,笔管的质地和装饰也丰富起来。据正史书籍记载,我国著名的宣笔就发明于汉代。 

但是,传统执笔法笔杆直立,于纸面成90度角,手掌几乎与笔杆平行,手掌与臂约成90度角,这样执笔法:第一,不符合人体执笔的生理机构,造成无法正常运笔,运腕僵硬,血液流通不畅,在行笔过程中更无法转笔运行;第二、传统的执笔方法是笔在人的正前方,使人无法看清楚运笔的过程。而且,传统中用目视来观察书写每一个笔画的长短、方位,准确率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的点坐标定位专用毛笔,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点坐标定位专用毛笔,包括笔头和笔杆,所述笔杆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笔杆轴心线的坐标刻度线。 

所述笔杆上还设置有水平刻度线,所述水平刻度线与所述坐标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为75°~85°。 

所述水平刻度线与所述坐标刻度线之间的夹角为80°。 

所述水平刻度线设置在所述坐标刻度线的最下端与所述笔头之间的笔杆上。 

所述坐标刻度线包括奇数个刻度点,位于最中间的所述刻度点标记为坐标原点。 

所述坐标刻度线包括11个刻度点,位于最中间的所述刻度点标记为坐标原点。 

相邻所述刻度点之间的距离为0.8cm~1.2cm。 

相邻所述刻度点之间的距离为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笔与纸面的角度约80度左右,彻底纠正了传统中执笔的错误。笔与纸面约成80度角,手掌背与手臂近似于水平(约180度角),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血液畅通,掌、腕运用灵活,运笔中的转笔更加灵活自如,而且能使书写的视野变得更宽,充分看到 运笔的全过程。 

2、本实用新型中的点坐标定位修正了传统教学中,临摹中书写、定位的不确定性;本实用新型运用的坐标法确定该笔画的中心点(坐标原点),根据中心点确定了笔画长度、方位、角度,因此在书写过程中,迅速掌握了此笔画的书写,用此技术使传统的抽象思维变成了直观的表现手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在整个字的结构上,更能找到字的重心或中心,彻底打破了传统书法教学中没有三、五年功夫是很难写好汉字的传说;用此技术不仅能迅速写好汉字的笔画,更能很快的掌握汉字结构。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点坐标定位专用毛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点坐标定位专用毛笔,包括笔头1和笔杆2,所述笔杆2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笔杆2轴心线的坐标刻度线3,所述笔杆2上还设置有水平刻度线4,所述水平刻度线4与所述坐标刻度线3之间的夹角为80°;所述水平刻度线4设置在所述坐标刻度线3的最下端与所述笔头1之间的笔杆2上,所述坐标刻度线3包括11个刻度点,位于最中间的所述刻度点标记为坐标原点 5,相邻所述刻度点之间的距离为1.0cm。在使用时,保持所述水平刻度线4与水平面平行。 

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研,未经赵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1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