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形氢氧化镍包覆氢氧化钴生产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0734.1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鲁海春;孙卫华;李世辉;王锡芬;王大伟;王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H01M4/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1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氢氧化 镍包覆 生产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球形氢氧化镍包覆氢氧化钴生产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电器对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容量、长寿命、小体积可进行大电流放电的二次电池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覆钴型球镍可以满足的大电流放电的需求,故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反应设备无法满足搅拌及控制等技术因素,易导致包覆层生长不牢固,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对反应控制较为优良的球形氢氧化镍包覆氢氧化钴生产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球形氢氧化镍包覆氢氧化钴生产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顶部设有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顶端与电机连接,搅拌轴的底部安装有6斜叶开启式涡轮桨。
进一步,所述6斜叶开启式涡轮桨的桨径为釜径的1/4~1/2,桨叶宽度为桨径的1/20~1/10,桨叶水平倾角为45°。
进一步,所述釜体外层设有夹套,夹套的外层设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外层设有保护钢壳。
进一步,所述釜体顶部设有注料口,注料口与釜体内部的注料管道连接,注料管道的底端与6斜叶开启式涡轮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较为完善的是,所述釜体顶部采用平圆封头,底部为锥形封头,所述釜体径高比为1∶1,釜体积为2~6立方米。
本实用新型为操作方便、易控制的覆钴反应装置,使得覆钴过程控制方便、简单,且氢氧化钴包覆层是在球形氢氧化镍原有的晶棒上再生长而成,包覆层生长牢固且不易脱落。反应釜提高了合成控制过程中的监控水平和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还用节省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6斜叶开启式涡轮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球形氢氧化镍包覆氢氧化钴生产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顶部采用平圆封头,底部为锥形封头,釜体径高比为1∶1,釜体积为2~6立方米,釜体1外层设有夹套2,夹套2的外层设有保温层3,保温层3的外层设有保护钢壳。
釜体1顶部设有电机6,釜体1内设有搅拌轴7,搅拌轴7顶端与电机6连接,搅拌轴7的底部安装有6斜叶开启式涡轮桨5,6斜叶开启式涡轮桨5的桨径为釜径的1/4~1/2,桨叶宽度为桨径的1/20~1/10,桨叶水平倾角为45°。
釜体1顶部设有注料口e,注料口e与釜体内部的注料管道4连接,注料管道4的底端与6斜叶开启式涡轮桨5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同时,夹套2设有冷却水进口f和出口g,釜体1顶部设有人孔a、仪表(pH计、温度表等)安装孔b、加料口c和加水口d,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h。
本实用新型反应釜在进行实际生产时,关闭釜体底部出料口h,通过加水口d向釜体内加入去离子水至工艺要求高度,经加料口c计量加入成品球形氢氧化镍干粉料,开启6斜叶开启式涡轮桨5,经流量计系统精密计量加入络合剂、防氧化剂,打开温控系统,在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将原料CoSO4、NaOH经流量计系统精密计量从注料口e和注料管道4注入反应釜,进行对球形氢氧化镍包覆氢氧化钴的反应,在合成完成后,打开出料口h将料泵去过滤、洗涤、烘干、包装、入库。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0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