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戽斗流量控制仪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10675.8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鲁海春;张转;李世辉;张春亮;孙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2 | 分类号: | B01J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1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戽斗 流量 控制 仪出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戽斗流量控制仪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戽斗流量控制仪,作为一种在化工行业中广泛使用流量控制仪,其具有适应强酸、强碱等强腐蚀性液态介质的特点。尤其是作为生产球形氢氧化镍、碳酸钴的生产中的使用。如图1所示,由于其结构存在缺陷,引流管2下料时易堵塞,伴有空气进入时戽斗流量控制仪1的流量不稳定,从而影响反应体系的稳定。同时,由于引流管2普遍采用半透明或透明软管,无法承受强腐蚀性介质的长时间腐蚀,因此需要经常更换,从而给生产带来一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流量稳定、经久耐用的戽斗流量控制仪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戽斗流量控制仪出料装置,包括戽斗流量控制仪,所述戽斗流量控制仪底部设有引流管,引流管安装有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底端伸入缓冲装置中,所述缓冲装置是呈正方体或长方体的无盖腔体,所述缓冲装置的底部设有出料管。
进一步,所述缓冲装置的上部设有盖体,盖体与缓冲装置之间留有空隙。
较为完善的是,所述盖体是的材质为PVC材料。
进一步,所述缓冲装置由PVC材料制成的透明体。
进一步,所述缓冲装置的四个侧面有1-3个侧面涂有颜色。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出料管和盖体均采用PVC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戽斗流量控制仪出料装置,便于在生产过程中对进料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维持了原戽斗流量控制仪的精密度,同时能更好更方便快捷的监控流量的实际状态,并解决了气阻导致流量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反应系统稳定性,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戽斗流量控制仪的出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戽斗流量控制仪1底部设有引流管2,引流管2安装有控制阀3,引流管2的底端伸入缓冲装置4中,缓冲装置4是呈正方体或长方体的无盖腔体,同时,缓冲装置由PVC材料制成的透明体,缓冲装置4的上部设有盖体5,盖体5与缓冲装置4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从而解决气阻问题。
缓冲装置4的四个侧面有1-3个侧面涂有颜色,最好是1个侧面涂有颜色,另外3个保留透明状,目的是便于在生产过程中对进料情况进行时时监控。
同时,为了防止材料被强腐蚀性介质腐蚀,特选择抗腐蚀性能较佳的PVC材料作为引流管2、缓冲装置4、盖体5和出料管6的材质,可有效杜绝生产中需经常更换的情况出现。
缓冲装置4的底部设有出料管6,用于将反应物料流入反应设备中。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亚兰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10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