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纤维集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9308.6 | 申请日: | 2011-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6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陆节;杨远立;陆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节 |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13/00;D01H13/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 地址: | 030601 山西省晋中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纤维 集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上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纤维集束装置。
背景技术
原纺纱及纺毛的设备:纤维聚集不良,处于松散状态,许多纱线边缘的纤维丢失掉或者以某种形式附在纱线上或捻合到纱线中,而形成纱线毛羽多杂、条杆均匀度差。现在国内外集束装置主要是负压集束式主机械集束式两类产品,集束的原理是减小纺纱加捻前的纱线三角区。
负压网圈式装置:这种形式的代表是德国绪森及日本丰田的产品。这种装置是在原纺纱机头罗拉前加异型管,异型管上开有两毫米宽左右的斜槽,斜槽上套有尼龙网圈,工作时原牵伸好的纱通过纱尼龙网圈转动输出,尼龙网圈在异型管上摩擦转动,负压气流通过异型管上的斜槽对纱集束。由于尼龙网圈不耐磨损,每锭摩擦转动速率会不同,造成纱条干的CVB下降,这种缺点对纱质量是致命的。这种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尼龙网圈使用寿命周期短,需频繁更换尼龙网圈,造成纱件质量不稳定,尼龙网圈拆下来清理一周一次,国产尼龙网圈十五天更换,进口尼龙网圈两个月更换,清理、更换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2、由于网圈式装置异型管上斜槽为全开放的状态,要起到对纱足够集束的效果时,尼龙网圈上负压气流要达到两千帕以上,电耗大;3、斜槽为两毫米左右宽度是集束三角区的宽度,通过斜槽上的气流使纱翻滚进一步减少集束三角区的宽度才能达到对纱的集束效果,这造成纱通道不流畅影响成纱条干质量恶化;4、异型管由于尼龙网圈的摩擦转动会磨损三年更换,维护成本一直在大幅增加。
负压尘笼式:是瑞士里特机械公司世界上独家制造的设备产品,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紧密纺设备产品。这种设备集束装置的原理与负压网圈式装置一样:只是把尼龙网圈做到空心罗拉套圈上(叫筛网状),负压通过罗拉套圈内的吸气装置集束纱线三角区。其是在吸气片上开有两毫米左右的斜槽。这种设备集束装置的优点是克服了尼龙网圈磨损的缺陷,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由于罗拉套圈内的吸气片上斜槽上为半开放的状态,在罗拉套圈上两毫米左右有个宽二十毫米的挡板来控制气流(筛网状的宽度),要起到对纱足够集束的效果时,筛网状上的负压气流要达到一千两百帕以上,电耗大;斜槽为两毫米左右宽度是集束三角区的宽度,通过斜槽上的气流使纱翻滚进一步减少集束三角区的宽度才能达到对纱的集束效果,这造成纱通道不流畅影响成纱条干质量恶化;罗拉套圈直径五十九毫米,材料用的多;罗拉套圈上筛网状的孔为七百多,制造难度高,成本太大;工作环境要求非常高,有较高要求的温度及相对湿度来控制飞花,空调要求进出气流均有过滤系统,环境资金投入很大;适纺品种单一,仅限于精梳纯棉六十支以上,因纺其它原料所需的负压不够;维护工作量大,每半月要求必须停机清理罗拉筛网及清理拆出的吸气装置一次;且售价昂贵,该集束设备的价格目前每锭三千多元。
(2)机械集束式:这种形式的代表是瑞士洛卡斯的产品,还有本人申请的专利,专利号为200420091918.3,这两种装置都没有彻底解决纺出的纱线毛羽多,纤维强度低,飞花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纤维集束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纺纱、纺毛设备纺出的纱线毛羽多,纤维强度低,飞花多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节,未经陆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93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质素纤维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压纺丝喷丝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