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9076.4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2 | 分类号: | F16F7/12;B64D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升机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采用扩张管结构的吸能器。
背景技术
在航空领域,为了保障乘客或者飞行员的安全,通常在军用直升机和民用直升机都装备抗坠毁吸能座椅,其目的是在发生坠毁事件的情况下,限制垂直方向的载荷可以减少脊柱破裂的可能和下肢瘫痪的风险,增加乘员生存的机会。座椅和乘员在设定的限制载荷作用下产生位移,该限制载荷应低于人的耐限,所产生的位移应不能超过飞机现有的最大空间范围,尽可能大的达到可生存的范围。
现有的吸能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采用可压碎的圆柱体,可压碎的圆柱体被安装在金属圆筒内并对着一个二端带帽圆筒,该圆筒向可压碎的吸能圆柱施加载荷。靠圆柱或圆管压碎来吸收能量图1两种类型的可压碎吸能器位移载荷曲线
第二种是采用可旋转的圆环。在早期形式的吸能器是在两个可伸缩圆柱筒之间的环形空间,安装有一定量的环形元件。如图6所示,后来,以连续的螺旋不锈钢丝替代环形元件。圆管与圆环或钢丝的干涉配合确保了施加载荷时圆环或钢丝的转动胜于滑动,转动的圆环或螺旋钢丝的不断的塑性变形产生吸能过程。
第三种是采用翻转管的结构,如图7所示,该种吸能装置利用了使一定长度的金属管管壁向内或向外翻转所需要的力来吸收能量,其优点是载荷稳定,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从上面的可压碎圆柱体和可旋转的圆环两种吸能方案的位移载荷曲线可以看出,吸能器工作时载荷不稳定,这样会造成对人体冲击过载不恒定,影响对人体的保护。翻转管吸能器工作时载荷稳定,但其成型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共一种吸能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吸装置存在的载荷不稳定,影响对人体防护,或者载荷稳定单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吸能器,应用于安全防护领域,包括一预扩张好的扩张管,该扩张管内穿设有一扩张拉杆,该扩张拉杆一端通过锁紧螺母连接有一扩张头,另一端连接有一杆端轴承,在所述扩张管靠近所述扩张头的一端设置有一薄壁管端部接头,其外侧与另一杆端轴承连接,内侧与所述锁紧螺母焊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吸能器,所述扩张管靠近所述扩张头的一端经过预扩为半径大于所述扩张管远离所述扩张头一端的扩张管的直径。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吸能器,所述扩张有为倒立的锥台结构,其设置有一用于穿设所述扩张拉杆端头的开孔。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吸能器,所述扩张拉杆中部设置有一端片。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使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扩张管结构的吸能器,可应用在直升机、军用装甲车辆座椅的能量吸收,例如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的能量吸收,本实用新型采用带锥度的扩张头对薄壁圆管进行扩径,靠稳定的扩径力来吸收冲击能量,其能够达到工作载荷平稳的功能,并且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达到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吸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扩张拉杆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扩张头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预扩工装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圆环吸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反转管吸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采用带锥度的扩张头对薄壁圆管进行扩径,靠稳定的扩径力来吸收冲击能量,从而以简单的结构取得稳定载荷的效果。
如图1所示,本使用新型提供的吸能器包括一预扩张好的扩张管6,该扩张管6内穿设有一扩张拉杆5,该扩张拉杆5一端通过锁紧螺母3连接有一扩张头4,另一端连接有一杆端轴承1,在所述扩张管6靠近所述扩张头4的一端设置有一端部接头2,其外侧与另一杆端轴承1连接,内侧与所述锁紧螺母3焊接。
从图1中可以清楚看出所述扩张管6靠近所述扩张头4的一端经过预扩为半径大于所述扩张管6远离所述扩张头4一端的扩张管6的直径。
其中,扩张拉杆5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两端分别连接扩张头4和杆端轴承1,中部设置有端片,可沿着扩张管6的内壁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9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