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液控制高压大流量双泵分流与双选择合流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8974.8 | 申请日: | 201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3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姜洪;王震山;陈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邦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圣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9/22 | 分类号: | F04B49/22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高压 流量 分流 选择 合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控制装置,具体是一种电液控制高压大流量双泵分流和双选择合流阀。
背景技术
一般工程机械多路阀系统压力等级比较低(21MPa),而且一般只有简单的分流和向一个方向合流(例如只有合并左合流)的要求。高档次的工程机械常采用高压大流量方案,双泵(单泵35MPa,350L/min)要实现分流与和双选择合流,即既要合并左合流、又要合并右合流,而现有多路阀系统不能满足这种高档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液控制高压大流量双泵分流和双选择合流阀,在一个阀体内实现高压大流量双泵分流、左合流和右合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液控制高压大流量双泵分流和双选择合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阀组件和主阀组件,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两组电磁铁组件、控制阀体、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体中设有控制阀芯滑腔,所述控制阀芯液密可滑动地设置在控制阀芯滑腔中,所述两组电磁铁组件分设在控制阀芯的两端,所述控制阀芯滑腔上间隔设有三个凹槽分别依次构成左联通腔、控制油腔和右联通腔,所述控制阀芯上间隔设有一对与控制阀芯滑腔液密配合的密封面,所述控制阀芯在电磁力及自身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具有将控制油腔与左联通腔和右联通腔均隔离的第一位置、控制油腔与左联通腔联通而与右联通腔隔离的第二位置和控制油腔与左联通腔隔离而与右联通腔联通的第三位置;所述主阀组件包括主阀体,主阀芯和主阀芯复位机构,所述主阀体中设有主阀芯滑腔,所述主阀芯液密可滑动地设置在主阀芯滑腔中,所述主阀芯滑腔上间隔设有六个凹槽分别依次构成左控制容腔、第一负载联通腔、第一油泵联通腔、第二油泵联通腔、第二负载联通腔和右控制容腔,所述主阀芯上间隔设有五个与主阀芯滑腔液密配合的密封面,所述左控制容腔和右控制容腔与左联通腔和右联通腔之间分别设有左孔道和右孔道联通,所述主阀芯在主阀芯复位机构和左控制容腔和右控制容腔的油压作用下具有三个位置,第一位置时:左控制容腔与第一负载联通腔隔离,第一负载联通腔与第一油泵联通腔联通,第一油泵联通腔与第二油泵联通腔隔离,第二油泵联通腔与第二负载联通腔联通,第二负载联通腔与右控制容腔隔离;第二位置时:左控制容腔与第一负载联通腔隔离,第一负载联通腔与第一油泵联通腔隔离,第一油泵联通腔与第二油泵联通腔隔离及第二负载联通腔联通,第二负载联通腔与右控制容腔隔离;第三位置时:左控制容腔与第一负载联通腔隔离,第一负载联通腔与第一油泵联通腔联通及第二油泵联通腔联通,第二油泵联通腔与第二负载联通腔隔离,第二负载联通腔与右控制容腔隔离。
通过上述设置,本电液控制高压大流量双泵分流和双选择合流阀通过电磁铁组件控制控制油压的流向,进而控制主阀芯的工作位置,实现在一个阀体内实现高压大流量双泵分流、左合流和右合流。
下面将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邦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圣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邦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圣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