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8857.1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和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3033***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培养 料挖瓶机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菌种瓶也称蘑菇瓶,其是食用菌菌种生产用的专业容器,最适合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最适合菌种的生产。其特征点是口径大小适宜,利于通气,又不易污染。菌种瓶一般用无色透明塑料或玻璃制作。
目前其食用菌生产多是用塑料的菌种瓶栽培,其食用菌菌种在菌种瓶中进行栽培完毕后,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即将菌种瓶进行回收利用,其是通过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来完成的。将装有废菌渣(即栽种食用菌后的培养料)的菌种瓶送到挖瓶机中进行挖瓶,把废菌渣挖出后(这些废菌渣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能成为一些植物的肥料,也可以送至手烧炉中进行焚烧提供热源;其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从挖瓶机的出料口往地上放置;之后将菌种瓶回收。这样废菌渣堆积在地上,在需要运输利用时,还要人工进行铲废菌渣,这样大大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改进结构,其完成废菌渣的智能化运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改进结构,包括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所述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出料口处设有一蓄料槽;所述蓄料槽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输送废菌渣至车辆的第一装卸皮带机;所述的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输送废菌渣至手烧炉的第二装卸皮带机。
进一步地,所述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装卸皮带机运作的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改进结构,在其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出料口处设有一蓄料槽;所述蓄料槽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输送废菌渣至车辆的第一装卸皮带机;所述的第二出料口处设有用于输送废菌渣至手烧炉的第二装卸皮带机。其利用蓄料槽和两个装卸皮带机,就可以完成废菌渣的智能化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改进结构,包括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1,所述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1的出料口11处设有一蓄料槽2;所述蓄料槽2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料口21和第二出料口22;所述第一出料口21处设有用于输送废菌渣至车辆的第一装卸皮带机23;所述的第二出料口22处设有用于输送废菌渣至手烧炉的第二装卸皮带机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1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装卸皮带机(23、24)运作的控制开关3,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两个装卸皮带机(23、24)的工作。
总之,本实用新型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的改进结构,在其食用菌培养料挖瓶机1的出料口处11设有一蓄料槽2;所述蓄料槽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个装卸皮带机(23、24)。其利用蓄料槽和两个装卸皮带机,就可以完成废菌渣的智能化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和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和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