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牵张式口腔种植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8479.7 | 申请日: | 201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5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 发明(设计)人: | 闫俊中;苏平安;周雁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李文义 |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张式 口腔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牵张式口腔种植体。
背景技术
口腔牙种植体技术是上世纪兴起的牙齿缺失的一种修复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牙齿修复的流行趋势。其应用范围包括单个牙缺失、部分牙缺失、全口无牙、颌骨及颜面缺损。并且,牙种植体修复技术已逐渐发展为一种集医学、材料学、机械技术以及生物力学的多交叉学科。种植牙在形式上与功能上近似天然牙,具有独立人工牙根,美观而且效果好,能够解决传统镶牙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传统的种植体为整体式,从结构上分为体部、颈部和基台三部分。体部是种植体旋入人体组织内的部分,颈部是连接体部与基台的部分,基台是牙种植体暴露于粘膜外的部分,为其上部结构的人工义齿提供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整体式螺旋型钛种植体旋入人体组织的前提是个体牙槽骨足够肥厚,否则就难以支撑种植体体部。但是,在某些颌骨严重缺损、牙槽嵴过低时,会出现传统种植体无法植入的情况;或传统种植体植入后咬合过低,难以进行义齿修复;或进行义齿修复后与邻牙长度不匹配,影响美观等不足之处。
牵张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也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高科技口腔技术。它主要是通过骨切开后,应用特制的牵引装置,缓慢牵拉,使截骨间隙中形成新骨从而达到骨骼延长的目的。牵张成骨技术最常应用于延长颌骨,治疗各类原因导致的小颌畸形,可以使颌骨延长10—30mm。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利用牵张成骨技术也可以使牙槽骨升高加粗到一定程度。能够满足种植体技术的要求。但是需要进行多次手术。
如何将牵张成骨技术与种植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手术次数,降低手术成本。这就需要在种植体本身的结构构造上做出新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张式口腔种植体,将种植体的体部分为上下两段,利用两段种植体之间距离的调节变化,实现牙槽骨的牵张成形,使其加大加肥,达到种植体与牙槽骨牢固结合的效果。充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牵张式口腔种植体,外形与传统种植体一致,主要由体部上段、体部下段、联接螺钉、牵张螺钉组成,其特征是 体部上段与体部下段呈凹凸铆合式活动连接,体部上段为圆形中空设置有内螺纹,体部下段的上部为圆形中空设置有内螺纹,体部下段的下部为实心设置有止推台,后段为杆状前段设置有联接螺纹的联接螺钉穿过体部上段与体部下段的内螺纹呈螺纹式联接,后段为螺纹状前段设置有助推杆的牵张螺钉与体部上段的内螺纹呈螺纹式联接,与体部下段的止推台活动式联接。体部上段设置的上凹槽和上凸台分别与体部下段的下凸台和下凹槽铆合式活动联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1、按照常规种植体的种植方法,以联接螺钉将体部上段和体部下段固定联接后,旋入牙槽骨内,即初装;2、以牵张螺钉替换联接螺钉,将与种植体垂直方向适当位置的牙槽骨切开,旋动牵张螺钉使切开的骨间隙加大,直至长出新增牙槽骨,即牵张成骨;3、按照常规安装种植体的基台;4、在基台上镶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1、种植体结构的巧妙设计,是牵张成骨技术和种植体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减少手术次数,避免多次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初装结构构造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牵张成骨后结构构造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图3的A向视图,
图5、图3的B向视图,
图6、联接螺钉结构构造示意图,
图7、牵张螺钉结构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体部上段,2、联接螺钉,3、体部下段,4、牵张螺钉,5、牙槽骨,6、新增牙槽骨,7、止推台,8、上凹槽,9、上凸台,10、下凹槽,11、下凸台,12、联接螺纹,13、助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造孔多功能支架
- 下一篇:脚踏可调式四肢清创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