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零检测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8246.7 | 申请日: | 201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肖贤建;庄燕滨;庄华;肖智光;潘群;包彬;陈婧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19/175 | 分类号: | G01R19/175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汤志和 |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零检测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过零触发可控硅以实现对大型开关管电源、电机等的控制的过零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可控硅具有功率大,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无噪音,控制灵敏等优点,而且还具有使用小电流,小功率来控制大电流大功率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前途都非常广泛。
如何实现过零检测,并实现过零触发可控硅,以对大型开关管电源、电机等进行控制,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过零检测并实现过零触发可控硅,以对大型开关管电源、电机等进行控制的过零检测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其包括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1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端与第三电阻R3连接,且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反相器U1A的输入端,反相器U1A的输出端为可控硅过零触发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R1与变压器的交流电源输出端相连。
反相器U1A的输入端与一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中,第一电阻R1为91KΩ、第二电阻R2为10KΩ、第三电阻R3为10 KΩ、第四电阻R4为10 KΩ、电容C1为0.1μF、运算放大器U2A的型号为LM347BD、二极管D1的型号为TCLL4148、反相器U1A的型号为74HC1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工作时,交流电接到变压器的初级,经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经过第一、第二电阻分压接到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当波形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过零点,运算放大器反相端的基准电压为零,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饱和状态,输出正饱和电压跃变负饱和电压的方波,经过二极管,连接到反相器,反相器输出低电平跃变高电平的方波,将方波信号送入可控硅的触发端,使可控硅导通,这样就能实现对大型开关管电源、电机等的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过零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本实施例的过零检测电路,其包括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A的同相端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1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A的反相端与第三电阻R3连接,且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反相器U1A的输入端,反相器U1A的输出端为可控硅过零触发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R1与变压器的交流电源输出端相连。
反相器U1A的输入端与一第四电阻R4的一端相连,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过零检测电路中,第一电阻R1为91KΩ、第二电阻R2为10KΩ、第三电阻R3为10 KΩ、第四电阻R4为10 KΩ、电容C1为0.1μF、运算放大器U2A的型号为LM347BD、二极管D1的型号为TCLL4148、反相器U1A的型号为74HC14。
工作时,220V、50HZ的交流电接到变压器T1的初级,经变压器T1的次级输出,经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压接到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当波形从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过零点,运算放大器反相端的基准电压为零,运算放大器工作在饱和状态,输出正饱和电压跃变负饱和电压的方波,经过二极管,连接到反相器,反相器输出低电平跃变高电平的方波,将方波信号送入可控硅的触发端,使可控硅导通,这样就能实现对大型开关管电源、电机等的控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8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LED发光管支架
- 下一篇:一种电容触摸屏液晶显示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