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梁梁肋钢筋绑扎胎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7452.6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1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法民;郭彦领;徐峰;芦海涛;蒙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14 | 分类号: | B28B23/14;B28B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初向庆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梁梁肋 钢筋 绑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绑扎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预制T梁梁肋钢筋绑扎胎模。
背景技术
目前,预应力梁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预应力梁具有节省钢材、跨越能力大、截面小、美观等优点,但预应力梁在制作施工控制中存在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预制梁的钢筋绑扎施工中,常发现梁肋钢筋绑扎的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连接的强度、骨架的整体稳定性等一系列指标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如果控制不好,往往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出现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甚至漏筋和预埋波纹管位置偏移的情况,从而影响预制梁的外观质量、耐久性,使预应力梁的承载能力降低,缩短梁的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预制梁的钢筋绑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筋绑扎辅助装置,实现预制梁钢筋绑扎工艺的规范化,保证钢筋数量及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且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的误差便于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预制梁梁肋钢筋绑扎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胎模包括一个水平方向设置的长方形基座,在基座上沿靠近基座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固定设置一排与水平基座垂直的方管,沿各方管的下端,水平设置一根与各方管的下端焊接连接的连接杆;每根方管上,焊接一排相互平行且与方管垂直的横杆;沿各方管最上端的横杆的中部,水平设置与各方管最上端的横杆的中部焊接连接的第一角钢,且所述第一角钢与横杆垂直;所述基座上,沿基座长度方向,水平且平行设置有两条槽钢,其中一条槽钢靠近各方管的底部,另一条槽钢,靠近基座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缘。
所述连接杆上,以及所述槽钢上,水平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垂直的焊接钢筋定位槽。
所述槽钢上,水平设置有与所述槽钢垂直的焊接钢筋定位槽。
所述第一角钢上,开设有钢筋定位卡口。
所述连接杆的上方,水平设置有与各方管焊接连接的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上也开设有钢筋定位卡口。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预制梁钢筋绑扎工艺的规范化,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梁肋钢筋绑扎完成后可方便地移走,不占用预制台座时间,从而提高预制台座的周转效率;能够保证钢筋数量及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且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的误差便于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水平方向设置的长方形基座1,在基座1上沿靠近基座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固定设置一排与水平基座垂直的方管2,各方管2的下端,水平设置一根与各方管2的下端焊接连接的连接杆3;每根方管2上,焊接一排相互平行且与方管2垂直的横杆4,在各方管最上端的横杆4的中部,水平设置与各方管最上端的横杆的中部焊接连接的第一角钢5,且所述第一角钢5与各横杆4垂直;所述基座1上,沿基座长度方向,还水平且平行设置有两条槽钢6,其中一条槽钢6靠近各方管2的底部,另一条槽钢6,靠近基座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缘。
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连接杆3上,设置有焊接钢筋定位槽7。在所述槽钢6上,也设置有焊接钢筋定位槽7。具体实施时,所述的焊接钢筋定位槽7可采用短钢筋与连接杆或槽钢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可在位于各横杆4中部的第一角钢上5,开设有钢筋定位卡口,便于钢筋焊接时准确定位。
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连接杆3的上方,还可水平设置与各方管焊接连接的第二角钢8。第二角钢8上也可开设钢筋定位卡口,便于钢筋焊接时准确定位。
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使预制梁钢筋绑扎规范化,能够保证钢筋数量及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且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厚度的误差便于控制。一个预制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可以利用吊装设备将梁肋钢筋整体移走,从而提高预制台座及胎模的周转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