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粉碎机相连接的新型结构储料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7284.0 | 申请日: | 201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东阳市诚基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2 | 分类号: | B02C2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碎机 相连 新型 结构 储料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料仓,尤其涉及一种与粉碎机相连接的新型结构储料仓,该新型结构图的储料仓适用于制造磁性产品过程中将多种原材料混合后进行破碎时使用的设备。属于磁性产品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磁性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构成磁性产品的多种原材料例如铁粉、钙、锌等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制,然后进行混合并采用粉碎机进行破碎,使其混合后的原材料达到符合颗粒度大小的要求,这是制造磁性产品的常规性步骤之一。现有技术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储料仓通常是一个由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圆桶形的仓斗。上端开口处于敞开状态,操作人员将待破碎的原材料通过上端开口送入仓斗内由粉碎机进行破碎。因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同时由于储料仓的上端开口是敞开的,混合料在破碎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溢出,因而不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与粉碎机相连接的新型结构储料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储料仓,通过实施该新型结构储料仓,可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可以减少待加工料在仓斗内的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溢出,以免造成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本新型结构的储料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由一个四周呈正方形且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桶形结构的仓斗构成。仓斗的的上端开口设置与其端口大小相等的盖板,下端口为开口状结构的出料口并与粉碎机机架底座相连接。仓斗的一侧设置成凸台部状,该凸台部设置成进料口,进料口的下端设有引料板,引料板的下端设有滑料板,引料板与滑料板相连接,引料板的宽度与进料口的宽度相等。引料板能够使得从进料口送入到仓内的待加工料通过滑料板进入到仓内供粉碎机进行破碎。进料口的上端口设有挡料板,挡料板的大小与进料口的大小相等,挡料板的上端与仓斗进料口一侧的上端口设置的固定臂活动连接。这种活动连接方式能够确保进料口在待加工料送入过程中达到送入时打开送入后闭合。仓斗的下端为出料口,出料口与支撑该储料仓的机架底座固定连接,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将待破碎的待加工料通过进料口输送到储料仓内进行粉碎时,由于进料口设置在储料仓上端开口的下方,其送料高度低于仓斗上端开口的高度,因而可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待加工料通过进料口输送至仓斗内后挡料板可以自动闭合并且仓斗的上端开口安装有盖板,因此待加工料在仓斗内进行粉碎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不会溢出,从而有效减少了粉尘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与粉碎机相连接的新型结构储料仓,其主要由一个四周呈正方形且呈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桶形的仓斗1构成。仓斗1的上端开口设置盖板11。仓斗1的一侧设置成凸台部状,凸台部状设有进料口2,进料口2的下端口设有引料板3,引料板3的下端设有滑料板6,引料板3与滑料板6相连。滑料板6连接到出料口8。出料口8的端口设有与储料仓下端端口相配合的粉碎机机架底座9并与粉碎机机架固定连接。进料口2的上端开口处设有挡料板4,挡料板4通过仓斗1上端开口处设置的固定臂5活动连接。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进料口2送入待加工料时,由于其送入高度低于仓斗1上端端口高度,因而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进料口2上端安装了活动结构的挡料板4,仓斗1的上端开口设置盖板11,待加工料在储料仓内进行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既不能通过斗仓1上端开口溢出,也不能从进料口2溢出,达到了保护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东阳市诚基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东阳市诚基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72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