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6799.9 | 申请日: | 2011-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 发明(设计)人: | 蒋亮健;梁柱;邵浩锡;黄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东唐电机厂 |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吊扇 电机 外转 总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吊扇电机,尤其是一种直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交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装置,是在外转子铁心外侧制有若干个铸铝连接支撑脚,将各个铸铝连接支撑脚上车床精车同心圆后,压入外转子上壳体和外转子下壳体内成紧密固装,从而组成一组同心度高的交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装置,然而,使用永磁体材料的直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如果采用以铸铝连接支撑脚再精车同心圆后,固装外转子上下壳体的生产工艺,会出现铸铝支撑脚原材料偏贵和铸铝车二次机加工生产成本偏高的缺点,是需要改进的。另外,直流吊扇电机在生产中粘合磁瓦时,存在粘合剂后干时间长,粘合可靠性不稳定的现象,这也是需要改进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达到同心度好,降低原材料和二次加工生产成本,又能解决磁瓦粘合可靠性不稳定问题的直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由永磁体和铁圈组成的永磁体总成,由外转子上壳体和外转子下壳体组成的外转子壳体和塑料上压架,外转子下壳体以注塑方式一体化制有轴承室、圆筒套体、翻边挡圈、上壳体连接支持脚和固装螺柱,永磁体总成同心套装在圆筒套体内,永磁体下部与翻边挡圈内壁成紧密固装,上壳体连接支撑脚外侧面与外转子上壳体内侧壁面成同心紧密固装,塑料上压架制有翻边上卡槽,翻边上卡槽与永磁体上部成紧密固装,采用螺钉将塑料上压架拧紧于外转子下壳体的螺柱上,从而把永磁体、铁圈牢固卡在翻边上卡槽与翻边挡圈之间。
通过将塑料外转子下壳体、轴承室、圆筒套体、翻边挡圈、上壳体连接支撑脚和固装螺柱以一体化注塑方式生产制成,一方面可降低原铸造铝及五金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大大减除原来的各种焊接、攻牙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塑料翻边挡圈不会对永磁体产生漏磁问题。本实用新型适合在各种直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装置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装置实施例总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铁氧体磁瓦3和铁圈5组成的永磁体总成,由外转子上壳体1和外转子下壳体12组成的外转子壳体,塑料上压架4,外转子下壳体12以注塑方式一体化制有轴承室11,圆筒套体6,翻边挡圈8,上壳体连接支撑脚13,固装螺柱10和固装螺柱7,永磁体总成同心套装在圆筒套体6内,磁瓦3下部与翻边挡圈8内壁成紧密固装,外壳连接支撑脚13外侧面与外转子上壳体1内侧壁面成紧密固装,塑料上压架4制有翻边上卡槽2,翻边上卡槽2与磁瓦3上部成紧密固装,采用螺钉9将塑料上压架4拧紧于固装螺柱10上,从而把磁瓦3、铁圈5牢固卡在翻边上卡槽2与翻边挡圈6之间,总装时用螺钉(未画出)穿过外转子上壳体1拧紧于固装螺柱7上,从而组成一组成本低、生产快捷、同心度好的直流吊扇电机外转子总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东唐电机厂,未经佛山市南海区东唐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67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萃取法制备脱酸米糠油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甲醇汽油调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