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减碳环保省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6153.0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76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春华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秦士魁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省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节能减碳环保省油器。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引擎利用汽(柴)油雾化与空气混合燃烧爆炸以产生动力推进车辆行进。唯一般引擎进气、排气不顺畅时,每易造成燃烧不完全,降低引擎效率,且因燃烧不完全,在排气管路中容易造成积碳,影响引擎的正常操作,而因燃烧不完全所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更会造成空气污染,而现其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省燃油,提升引擎效率,并减少空气污染,以达到节能减碳的节能减碳环保省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减碳环保省油器,包括一文氏管安装于车辆引擎至排气管之间,该文氏管包括:一文氏狭口;一上游收缩段连接至引擎排气管的上游趋近引擎的一端,且渐缩其管径直至该狭口;以及一下游扩大段自该狭口逐渐扩张其管径且连接该排气管的下游趋近该消音器及尾管的一端;该文氏狭口环设有扰流齿环,在该狭口的圆环向着中心方向突生多数突齿,相邻两突齿之间设有齿间隙。
另一种方案为:一种节能减碳环保省油器,包括一文氏管安装于车辆引擎至排气管之间,该文氏管包括:一文氏狭口,一上游收缩段自一进口直径D1渐缩至狭口的狭小口径D2,以及一下游扩大段自该狭口逐渐扩大其直径至一出口中直径D3,其直径大、小依次为进口大直径D1>出口中直径D3>狭小口径D2;该上游收缩段的长度即进口行程L1大于该下游扩大段的长度即出口行程L2,且进口行程L1>出口行程L2。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节能减碳环保省油器,包括:一文氏管其中含有一文氏狭口,一上游收缩段,以及一下游扩大段分设于该文氏狭口的上、下游两端,该文氏管可安装于车辆(汽、机车)引擎与排气管之间,由是可利用该文氏狭口抽真空的原理,增加引擎的吸力,使油、气充份混合而促进其完全燃烧,节省燃油,提升引擎效率,并减少空气污染,以达到节能减碳的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纵剖示图。
图2为自图1的2-2方向的横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取实体纵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引擎排气系统中的示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引擎排气系统中的另一示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文氏管; 11......文氏狭口;
12......上游收缩段; 13......下游扩大段;
10......扰流齿环; 121......进口;
131......出口; D1......进口大直径;
D2......狭小口径; D3......出口中直径;
L1......进口行程; L2......出口行程;
2......排气管; 3......引擎;
4......空气触媒净化器; 5......消音器;
6......尾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第图1、图2及图4,图5,本实用新型节能减碳环保省油器包括:一文氏管1安置于车辆引擎的排气管2中,介于引擎3与连接有尾管6的消音器5之间。
如图4所示,该文氏管1安装于排气管2上,介于引擎3与空气触媒净化器4之间,该净化器4再尾连消音器5及尾管6。
或如图5所示,该文氏管1安装于排气管2上,只介于空气触媒净化器4与含有尾管6的消音器5之间。
该文氏管1包括:一文氏狭口11,Venturi throat;一上游收缩段12连接至引擎3排气管2的上游趋近引擎的一端,且渐缩其管径直至该狭口11;以及一下游扩大段13自该狭口11逐渐扩张其管径且连接该排气管2的下游趋近该消音器5及尾管6的一端。
其特征为该文氏狭口11环设有扰流齿环10,即一圆环向着中心方向突生多数突齿101,相邻两突齿101之间设有齿间隙102。
各该突齿101的形状,可为尖齿状、弧形状、片状或其他适当形状。整个齿环10可形成锯齿状、凹凸齿状、波浪纹状及齿轮齿状等等。
该扰流齿环10可与该文氏管1一体成型,或以机械加工方式,或以其他连结方式,固设或固装于该狭口11的圆环处。
就本实用新型的功用及性能叙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春华,未经郑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6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液压泵惰齿轮轴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排气管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