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感应断电的电路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6123.X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游聪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聪谋 |
主分类号: | H01H37/76 | 分类号: | H01H37/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毛斌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感应 断电 电路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感应断电的电路保护结构,在电路回路中设置一温度感应断电装置;在通电(ON)状态,电流过载、电路过热或环境温度过高,藉由一熔断体受热而熔融、断裂,使二路电线回路中至少一路电线断路而断电(OFF),达到永久性的断路(OFF)状态。
背景技术
一般在供电的电路回路中,都设有一电源控制的总开关,总开关通常是为通电(ON)的状态,其上设置保险丝或断电器,当电路回路电流过载、或电路短路、电路过热等状况时,保险丝熔断或断电器跳脱而形成电路回路的断路(OFF)状态,为一般用电系统的基本安全设施。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多样发展,部分单一电子、电器产品,例如:高价位的电子产品、处理数据的信息设备或用电量较高的电热器具等,也各别于产品内部或电线回路上设置温度感应断电器,藉以保护该单一电子、电器产品,在该单一电子、电器产品的本身电流过载、电路过热时,实时感应而断电,免于烧毁产品本身,可避免因单一电子、电器产品的问题而造成各别的电路回路、整体电路回路的电流过载、过热状况,致电路回路、整体电路回路中的其它用电设备无法运作的问题。
用于单一电子产品的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感应断电保护器,如图1A、图1B,图1A、图1B为现有技术中温度感应断电保护器的一的剖视图,在电路的第一电线端501、第二电线端502之间以熔断体503连接形成电路导通(ON),如图1A所示,另以树脂504涂布、包覆易熔合金503,并外覆绝缘壳体505,并以绝缘的密封材料506完全封住第一电线端501、第二电线端502的开口,如图1B;当电流过载或环境温度过高时,易熔合金503受热而升温,到达设定的温度后,熔融而成易熔合金残体503’,因金属物质的内聚力作用,在熔融过程中,流质状态的易熔合金残体503’分别向第一电线端501、第二电线端502的端部凝聚、附着,参考图1B,第一电线端501、第二电线端502不连通,形成电路中断的完全断电(OFF)状态,达到用电安全的诉求。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感应断电保护器的缺点在于:
(a)一断电保护器仅连结一路电线,不利于精密电器、仪器的保护,也不符合安全用电诉求。
(b)若要二路电线都具备温度感应断电功能,则要二路电线分别组装一断电保护器,实施费时,增加成本。
再如图2A、图2B,图2A、图2B为另一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感应断电保护器的剖视图,其中,电路的第一电线端601导通金属壳体603、经由导电片604与第二电线端602接触,电性连接形成电路导通(ON),参考图2A所示;当电流过载或环境温度过高时,感温颗粒605受热而升温,到达设定的温度后,碎裂、分解成感温颗粒残体605’,该第一、二螺旋弹簧606、607失去感温颗粒605的推顶、压缩,使得第一、二螺旋弹簧606、607弹性伸展、张开,并以第二螺旋弹簧607推动导电片604向左位移,导电片604与第二电线端602分离,参考图2B,导电片604、第二电线端602不接触、不连通,形成电路中断的完全断电(OFF)状态。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感应断电保护器仍存在使用上的缺点如下:
(a)金属壳体603作为电路回路连通(ON)的组件,且该金属壳体603裸露在外,容易造成电器产品的电流短路。
(b)一断电保护器仅连结一路电线,不利于精密电器、仪器的保护,也不符合安全用电诉求。
若要二路电线都具备温度感应断电功能,则要二路电线分别组装一断电保护器,实施费时,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温度感应断电保护器现存问题,如:电路中断(OFF)不完全的问题,电器产品的电流短路问题;一断电保护器仅连结一路电线,感应不灵敏、不利于精密电器的保护等不符合安全用电诉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聪谋,未经游聪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61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