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体后厢门的蚊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5867.X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恬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裕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99/00 | 分类号: | B60R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体 后厢门 蚊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体后厢门的蚊帐结构,尤指可增加使用空间以供使用者利用,而可避免现有的车用蚊帐直接套置于后车门的出入口,导致使用者仅能在车内活动,因而造成使用不便的缺失,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增加使用空间及提升使用方便性的功效。
背景技术
一般的车用蚊帐,如中国台湾专利公报第M255190号「车辆用蚊帐结构改良」,请参阅图1所示,其包含一后车门蚊帐1,该后车门蚊帐1具有一框缘11,该框缘11内缘设置有一开口区12,该开口区12上设置有一网布13,又该框缘11套置于车体2其后车门21的出入口处,使该网布13罩覆该出入口,另该框缘11设有至少一贴合元件14,并于该车体2其后车门21的出入口处设有对应的贴合元件14a,该贴合元件14、14a可为魔鬼毡;当使用者于户外将车体2的后车门21打开时,通过该后车门蚊帐1其框缘11设有至少一贴合元件14,该车体2其后车门21的出入口处设有对应的贴合元件14a,而可使该后车门蚊帐1与车体2其后车门21的出入口结合后不易脱落,而使车体2内的使用者可避免蚊虫的侵袭并保持车内通风,进而使该车用蚊帐可达到阻隔蚊虫进入车内的目的。
该现有的车用蚊帐,虽可达到阻隔蚊虫进入车内的目的,但该后车门蚊帐1直接套置于车体2其后车门21的出入口处,因此该后车门蚊帐1并无法创造出额外空间以供使用者利用,使用者如欲避免蚊虫叮咬仅能在该车体2内活动,当车内人数较多时容易使车体2空间变得局促,使用者也无法将其肢体伸展至车外或至车外从事其他活动,而使户外活动的用意与效果打折,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实有改进的必要。
是故,如何将上述等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车用蚊帐,因该后车门蚊帐直接套置于车体其后车门的出入口处,因此该后车门蚊帐并无法创造出额外空间以供使用者利用,使用者如欲避免蚊虫叮咬仅能在该车体内活动,导致使用者无法将其肢体伸展至车外或至车外从事其他活动,进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体后厢门的蚊帐结构,凭借该蚊帐本体其定位件与拉绳一端相固定,该定位件为钩钉、挂钩或魔鬼毡,而可依使用者需求调整该拉绳的位置或拉伸方向及角度,而使该拉绳可拉撑该蚊帐本体而可创造出额外空间,可供使用者将肢体伸出车体外或至车体外活动,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增加使用空间及提升使用方便性的功效。
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体后厢门的蚊帐结构,其包含:
一蚊帐本体,该蚊帐本体设有一开口,该开口的端缘设有数个磁吸件,该蚊帐本体设有至少两条拉绳,该拉绳一端与蚊帐本体相固定,该蚊帐本体设有至少两个定位件,该定位件与该拉绳另一端相固定;
凭借该蚊帐本体其定位件与拉绳一端相固定,该定位件为钩钉、挂钩或魔鬼毡,而可依使用者需求调整该拉绳的位置或拉伸方向及角度,而使该拉绳可拉撑该蚊帐本体而可创造出额外空间,可供使用者将肢体伸出车体外或至车体外活动,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增加使用空间及提升使用方便性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开门部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中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后车门蚊帐;11-框缘;12-开口区;13-网布;14-贴合元件;14a-贴合元件;2-车体;21-后车门;3-蚊帐本体;31-开口;311-端缘;312-磁吸件;32-拉绳;33-定位件;34-开门部;4-车体;41-后厢门;42-出入口;5-桌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员方便简捷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将本实用新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体后厢门的蚊帐结构,其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裕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裕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