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带倒角连铸坯的多分节侧面支撑足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5767.7 | 申请日: | 2011-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07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林;张慧;王玫;吴夜明;陶红标;席常锁;姬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B65G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48 | 代理人: | 张小娟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倒角 连铸坯 分节 侧面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凝固和连续铸造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适用于带倒角连铸坯的多分节侧面支撑足辊。
背景技术
在微合金化钢板带材生产技术中,铸坯及钢板表面质量缺陷一直是困扰国内外钢铁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连铸坯裂纹是最常见和数量最多的一种铸坯质量缺陷,这其中以铸坯角部横裂纹为主。由于其影响因素很多,虽然经过科研工作者的大量努力,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因此需要对连铸坯进行火焰切角处理,这样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材料、人力资源的浪费,库存场地加大,而且由于连铸坯必须下线进行冷态清理,这使得铸坯的热装或热送变得不可能,铸坯的加热能耗大幅增加,同时炼钢-连铸-轧钢流程的高效化生产节奏也被打乱。近年来,通过优化铸坯角部形状、采用带大倒角的连铸坯生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铸坯角部温度、改善应力状态,从而彻底避免或大幅度减轻微合金化钢连铸坯角部横裂纹的发生。
足辊作为连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对铸坯起支撑导向作用,在凝固坯壳出结晶器后,对铸坯窄面进行必要的支撑和冷却,以减少铸坯鼓肚的发生。由于采用侧面带倒角的结晶器窄面铜板,改变了铸坯的形状,因此需要将足辊做相应的改变。
通常实际连铸机上应用的足辊形式为圆柱状平足辊,且采用轴承座放置在两端的支撑形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缺陷是足辊宽度远小于铸坯厚度,足辊对铸坯边角部起不到支撑作用,尤其是当铸坯角部带倒角时,这种支撑效果更差,更容易发生角部纵裂引起漏钢。
中国专利ZL200820098146.6提供了一种‘新型连铸结晶器足辊’(公开号CN201201042Y),它是一种中间粗两头细的异形足辊结构,其特点是减少足辊与铸坯线接触长度,减少足辊上圆弧面与铸坯之间积水的形成机会,防止铸坯泡在积水中。然而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减少了足辊与铸坯的接触长度,恰恰消弱了足辊对宽面坯壳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对于带倒角的铸坯,容易产生角部纵裂。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轴承座在中间、两侧悬挂带倒角将轴承座放置在中间的结构,这样如浇铸厚度大于300mm的连铸坯,采用这样的足辊时,当中间的轴承座较宽时,如大于120mm,铸坯坯壳可能会产生鼓肚,造成划伤;当中间的轴承座较窄时,如小于100mm,那么悬挂在两侧的带倒角的足辊就较长(大于100mm),此时足辊的旋转轴将承受的弯曲力将大幅度增加,必须加大轴径才能满足悬挂的中心轴不变形。加大悬挂的中心轴直径也就是加大带倒角的足辊的直径,这不仅需要更大的装备和空间,而且这也与改善铸坯质量的细辊密排技术的设计思想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带倒角连铸坯的多分节侧面支撑足辊,它可以保证对带倒角连铸坯的有效支撑,避免铸坯纵裂纹的发生,并可提高结晶器窄边带倒角铜板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带倒角连铸坯的多分节侧面支撑足辊,包括带倒角足辊辊体1、U形支撑座2、通轴4,其中,通轴4由U形支撑座2支撑,带倒角足辊辊体1悬挂在通轴4两端,由固定端盖11固定,U形支撑座2的中间通过通轴4悬挂有至少一个圆柱形平足辊3。
该足辊总宽度L1比实际生产的带倒角连铸坯5宽度L2窄5-40mm,该足辊中部平面支撑区宽度L3与铸坯侧面平面区宽度L4相同;带倒角足辊辊体1的角部6的斜面角度a为20°-45°,其与实际生产的铸坯形状相适应,并略小于实际生产铸坯的角部。
每一个带倒角足辊辊体1的宽度L5为该足辊总宽度L1的15%-30%;每一个带倒角足辊辊体1的平直支撑区的宽度L6为宽度L5的30%-60%。
带倒角足辊辊体1的平直支撑区的直径D1为80-200mm,圆柱形平足辊3的直径D2与D1相同;圆柱形平足辊3的长度L8为该足辊总宽度L1的20%-40%。
通轴4与U形支撑座2的两个支撑臂9之间的连接选自以下任意一种:
(I)通过滑动轴瓦8进行滑动接触;
(II)通过一个或多个滚动轴承10进行滚动接触;
(III)直接滑动接触。
通轴4与两端的带倒角足辊辊体1和中间的圆柱形平足辊3的连接选自以下任意一种:
(I)通过固定键7进行连接;
(II)直接滑动接触;
(III)通过滑动轴瓦12进行滑动接触;
(IV)通过滚动轴承13进行滚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钢铁研究总院;中达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7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车主轴的定位锁紧装置
- 下一篇:消失模自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