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新型配线设备支架的家庭智能信息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5560.X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安锐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新型 设备 支架 家庭 智能 信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弱电箱,尤其是家庭使用的智能信息箱。
背景技术
光纤入户(FTTH ,即Fiber To The Home),指的是宽带电信系统。它是基于光纤电缆并采用光电子将诸如电话三重播放、宽带互联网和电视等多重高档的服务传送给家庭或企业。
光纤电缆需要通过千家万户的家庭信息箱(又称综合信息接入箱)才能接通用户的各类设备,因而家庭信息箱是光纤入户中的重要一环。现有的家庭信息箱存在的缺陷是内部各器件的布局不甚合理,尤其是其中的模块化配线设备(又叫增值业务扩展面板),一般均设置在箱内的左半部分,且自左向右水平方向安装或自上而下垂直方向安装9U面板,占居了整个信息箱左边5-10U(130-260mm)范围;不利于ONU设备及电源插座、光纤子系统的布置及操作,且箱体外型尺寸太大,不利于光纤到户的安装及普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庭智能信息箱的改进,该信息箱应具有布局合理、内部各器件互不干扰以及箱体体积较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新型配线设备支架的家庭智能信息箱,包括安装在箱体内部的用于安装模块化配线设备的模块化配线设备支架,安装在箱内底板表面的电源插座、用于放置ONU设备的旋转式设备支架以及含有光纤插座盒和光纤绕线架的光纤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化配线设备支架安装在箱内左侧壁部或右侧壁部,其宽度为1至4个设备工作位。
所述模块化配线设备支架的宽度为4个设备工作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原有设置在箱内左半部分的模块化配线设备全部转移到箱内左侧壁部或右侧壁部,不但使得模块化配线设备与ONU设备、电源插座以及光纤子系统各得其所、互不干涉,而且显著减小了箱体的体积(使该家庭信息箱的宽度减小10cm以上),进而方便了安装和操作,又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普及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国内主流厂家生产的FTTH家庭信息箱中的模块化配线设备,一般都配置2-4个语言接口和数据接口,一个CATV接口;从国内电信公司招投标现状看,极大多数情况只需留2-3个配线设备工作位(或增值业务扩展面板)。所以如图所示的家庭智能信息箱,箱内安装着用于固定模块化配线设备3(包括语言接口、数据接口、CATV接口以及视频、安防监控接口)的模块化配线设备支架2、安装ONU设备的旋转式设备支架7、电源插座8(安装在底板表面)以及包括86型光纤插座盒4、光纤盘绕架5在内的光纤子系统;所有设备均安装在包括可开启的箱门在内的箱体1中。以上结构均与现有家庭信息箱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将配线设备工作位安装在箱内左侧的壁部或右侧的(图1实施例及图3实施例所示的是安装在箱内左侧的壁部),具体是在箱体1内部的左侧壁部或右侧壁部安装用于固定模块化配线设备3的模块化配线设备支架2(一般只需用紧固螺钉把配线设备支架固定在箱体内壁上),并且该配线设备支架的宽度为1至4个设备工作位(设备工作位宽度根据行业标准确定),与箱体的深度相适合,可基本满足现有工作状况(图2、图5实施例中仅使用了3个设备工作位)。其它所有设备均安装在箱内底板的表面(正对着箱门方向)。
实施例2(图4至图6所示)与实施例1(图1至图3所示)的差别是:该实施例将光纤子系统设置在箱内底板的右侧,位于旋转式设备支架7的后边;而实施例1是把光纤子系统设置在箱内底板的左侧,因此实施例2中的信息箱的宽度要小于图1实施例所示的信息箱。另外,实施例1中的箱内底板上还多设置一无线路由器支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安锐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临安锐达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5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