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5331.8 | 申请日: | 201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5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贵孝 |
| 主分类号: | F26B11/14 | 分类号: | F26B11/14;F26B25/00;F26B25/04;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900 甘肃省白***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圆筒 双螺旋 真空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设备,具体为一种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
背景技术
干燥操作有连续式和间歇式,大部分为间歇式;对于间歇操作,应考虑搅拌效果和自动排料,多采用搅拌桨是向左和向右的两组耙齿,分别装在传动轴上以形成搅拌桨;回转时使物料均一搅拌,干燥结束后,开启中央排料口并继续搅拌,随着物料的减少,物料在短时间内被自动排出。连续干燥时,在干燥器前后设置加料斗、出料槽和真空系统,用旋转阀或换向阀进行定量加料和连续排料。真空耙式干燥机又称圆筒搅拌型真空干燥机,由圆筒、传动轴、搅拌桨或称耙齿和各管道接口等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周期长,性能稳定可靠,蒸汽耗量小,适用性强,产品质量好,特别适用于不耐高温、易燃、高温下易氧化的膏状物料的干燥。但是现有的真空耙式干燥机存在物料粘附,受热不均,抽真空时物料被吸出以及搅拌桨设置不合理,不能很好的配合真空作业的问题,影响到其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物料粘附并且增加受热面积,受热均匀,抽真空时可过滤物料的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包括蒸汽入口I 1、蒸汽入口II 2、蒸汽入口III3、加料口4、除尘器5、抽真空口6、排气口I 7、排气口II 8、排气口III9、清洁口10、排料口11、长臂螺旋桨12、短臂螺旋桨13、支座14、搅拌轴15、电机16、圆筒17;其特征在于,圆筒17和电机16分置在支座14上;中空的搅拌轴15贯穿圆筒17的中轴线设置,通过皮带连接电机16,在连接电机16的一端设置有排气口II 8,另一端设有蒸汽入口I 1,位于圆筒17内的部分上设有旋向相反的长臂螺旋桨12和短臂螺旋桨13;圆筒17上部一端设有蒸汽入口II 2和加料口4,同侧下部设有排气口III9,上部另一端设有清洁口10,中央上部设有除尘器5,中央下部设有排料口11;除尘器5外壁一侧上端设有蒸汽入口III3,另一侧上端设有抽真空口6,下端设有排气口I 7。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在于,通过在抽真空口6之前加装除尘器5使得抽真空不会带出物料,然后在除尘器5和搅拌轴15上加装加热循环设备,达到受热均匀,避免了物料的粘附;并采用双螺旋结构设置,一方面保证物料混合的均匀,一方面加速了干燥后物料的出料速度;其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受热面积大且受热均匀,同时避免了物料的粘附,大大提高了干燥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蒸汽入口I 1、蒸汽入口II 2、蒸汽入口III3、加料口4、除尘器5、抽真空口6、排气口I 7、排气口II 8、排气口III9、清洁口10、排料口11、长臂螺旋桨12、短臂螺旋桨13、支座14、搅拌轴15、电机16、圆筒17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本实用新型卧式圆筒双螺旋耙式真空干燥机,包括支座14,支座14上支撑的圆筒17和电机16,圆筒17中穿过的搅拌轴15,上部一端设有蒸汽入口II 2和加料口4,同侧下部设有排气口III9,上部另一端设有清洁口10,中央上部设有除尘器5,中央下部设有排料口11,搅拌轴15上设置的蒸汽入口I 1和排气口II 8,旋向相反的长臂螺旋桨12和短臂螺旋桨13,除尘器5外壁一侧上端设有蒸汽入口III3,另一侧上端设有抽真空口6,下端设有排气口I 7。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电机16带动搅拌轴15转动,分别从蒸汽入口I 1、蒸汽入口II2、蒸汽入口III3通入蒸汽,对圆筒17、搅拌轴15以及除尘器5进行加热,余气分别从对应的排气口II 8、排气口III9、排气口I 7中排出;从加料口4中加入物料,从抽真空口6中抽真空,并经过除尘器5过滤;物料在圆筒内回转时,短臂螺旋桨13的桨叶将物料推向外,长臂螺旋桨12的桨叶则将物料送至中心,使物料均一搅拌;干燥结束后,开启中央排料口11并继续搅拌,随着物料的减少,短臂失去作用,物料在短时间内被自动排出。在停机后,可从清洁口10处对圆筒17内进行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贵孝,未经王贵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5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向锁紧多功能电瓶端子
- 下一篇:一种电池不干胶粘贴压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