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炉体挡渣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4924.2 | 申请日: | 201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翼鹏;张勇;钟永立;李聪;张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阎福波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炉体挡渣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炉炉体附属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炉炉体与挡渣板之间的支架。
背景技术
炉体挡渣板支架是转炉冶炼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备件之一,应用于转炉炉体与挡渣板之间的连接。主要作用是保护转炉炉体、托圈及冷却水管路等机械设备。现有的转炉炉体挡渣板支架设计为“十”字型结构,采用整体焊接的方式将挡渣板与转炉炉体进行连接。该种结构的挡渣板支架不仅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不适应现场使用。其不足之处是由于支架设计为“十”字型结构,挡渣板与转炉炉体为整体焊接,当挡渣板受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内应力无法释放,从而导致支架与炉体开焊,需要往复频繁的焊接。而在重复焊接过程中又容易破坏母材焊道周围金属的组织结构,极大的缩短了挡渣板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挡渣板支架的安装过程中,由于采用“十字”开口焊接,还需要在挡渣板上开9个孔,两个连接面都需要焊接,安装一块挡渣板至少需要4个人16小时才可以完成。这样不仅增加劳动强度,又加大生产运营成本,而且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实际生产的需求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易于制作,便于安装,使用寿命长,且造价低廉的转炉炉体挡渣板支架。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转炉炉体挡渣板支架,是由梯形板与凹形板相组合,两者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梯形板上底为100-300mm,下底为200-400mm,高为300-500mm。
所述凹形板可采用槽钢代替,长度为300-50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制作安装方便,应用效果良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支架由于采用部件组合的结构形式,使得挡渣板所受应力能够得到合理释放,从而达到有效保护转炉炉体、托圈及冷却水管路等机械设备,延长挡渣板使用寿命的目的。应用它,在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同时,提高挡渣板的使用寿命3倍以上。仅以每套挡渣板40万元计,每年每座转炉可节省120万元,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特别在安装挡渣板过程中,改造前至少需要4个人16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改造后只需要两个人4小时就能够完成,可以节省896人/工时,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企业赢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转炉炉体挡渣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梯形板1,凹形板2,螺栓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转炉炉体挡渣板支架,如图1和图2所示,是由梯形板1、凹形板2及螺栓3组合而成。其中,梯形板1采用30 mm厚的钢板制作,上底为200mm,下底为300mm,高为350mm,在距上底70mm、两侧50mm处预留两个直径为36mm的螺栓孔;凹形板2采用型号为20#的槽钢制作,长度为350mm,在距槽钢一端70mm、两侧50mm处预留两个直径为36mm的螺栓孔。将梯形板1与凹形板2组合,选用规格为M36,级别为8.8级的螺栓3进行固定连接。
在制作加工时,螺栓孔采用转床转眼,保证螺栓孔平整。安装时需要用氩弧焊打底,将梯形板1与挡渣板焊接,凹形板2与转炉炉体焊接,确保各部连接螺栓紧固无松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4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自动抄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智能压力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