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底漏油收集装置和石油收集船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03970.0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7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文旭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底 漏油 收集 装置 石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采集收集装置,涉及一种海底漏油收集装置和石油收集船。
背景技术
在海底开采石油时,钻井时钻井机钻头断裂导致的海底石油井喷泄漏、采油时抽油管与油井壁之间出现的石油泄漏都很难处理,海床裂缝出现的石油泄漏也很难处理,既造成海洋污染,又浪费石油能源。目前的处理方法往往是硬封堵漏油处,但是治标不治本,造成此处不漏别处漏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采用本发明的技术,不至于造成如此大的海洋污染事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和石油收集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罩在漏油处的集油罩和安装在集油罩顶端的导油管,集油罩底部为开口,开口边缘安装有一圈防止集油罩漂浮的铅球,导油管上端连接石油储存装置。
本发明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集油罩呈伞形或多边形,由硬质或软质材料制成,导油管由硬质材料和/或软质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集油罩的底部开口边缘设有若干根用于拉扯定位的钢丝绳。
本发明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抽油管与油井壁之间出现的石油泄漏时,集油罩上有能够插入抽油管的孔,孔内有密封件。
本发明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导油管上端的石油储存装置为石油收集船,也可以是普通船只上的石油储存罐。
本发明的石油收集船,其特征在于:船体上带有本发明所述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船体与导油管上端连接,船体上还安装有连接导油管的油水分离器。
本发明的石油收集船,导油管贯穿船体底部并且连接船体上的油舱,船体内有套在导油管外面的导油护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海底漏油收集效果好,安全可靠,能够收集钻井时钻井机钻头断裂导致的海底石油井喷泄漏、采油时抽油管与油井壁之间出现的石油泄漏和海床裂缝出现的石油泄漏的石油,既防止了海洋污染,又回收了石油,标本兼治,解决了硬封堵方法造成的此处不漏别处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收集钻井机钻头断裂导致的海底石油井喷泄漏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收集抽油管与油井壁之间出现的石油泄漏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收集海床裂缝出现的石油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油罩,2导油管,3铅球,4石油收集船,5钻井平台,6孔,7抽油管,8石油,9漏油处,10固定卡,11油水分离器,12排水管,13原油,14导油护管。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罩在漏油处9的集油罩1和安装在集油罩顶端的导油管2,集油罩底部为开口,开口边缘安装有一圈防止集油罩漂浮的铅球3,导油管上端连接石油储存装置。集油罩呈伞形或多边形,由硬质或软质材料制成,导油管由硬质材料和/或软质材料制成。集油罩的底部开口边缘设有若干根用于拉扯定位的钢丝绳。用于收集抽油管7与油井壁之间出现的石油泄漏时,集油罩上有能够插入抽油管7的孔6,孔内有密封件,抽油管7上部安装在钻井平台上,抽油管7靠近孔处有固定卡10。导油管上端的石油储存装置为石油收集船4,也可以是普通船只上的石油储存罐。集油罩由软质材料制成时,材料为防水防油的布料,优选防水尼龙绸。每条钢丝绳的末端分别由一只小船拉着定位,定位完成后,集油罩边缘在铅球的作用下,牢固的压在漏油处周围,钢丝绳不再起作用,石油8顺着伞形集油罩向上浮起,经导油管浮出海面被收集。
本发明的石油收集船,船体上带有本发明所述的海底漏油收集装置,船体与导油管上端连接,船体上还安装有连接导油管的油水分离器11。导油管贯穿船体底部并且连接船体上的油舱,船体内有套在导油管外面的导油护管14。
海底漏油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集油罩的底部开口罩住海底漏油处,通过集油罩边缘的铅球压住集油罩边缘,将集油罩上的导油管的上端连接石油收集船,导油管经油水分离器11向船舱内存入原油13,同时通过排水管12将水排入海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文旭,未经梁文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降解塑料排水板
- 下一篇:一种利用自然通气减免充水廊道工作门声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