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工具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03768.8 | 申请日: | 201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2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 发明(设计)人: | 柴书峰;王占清;支长义;董生怀;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万特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H3/00 | 分类号: | B25H3/00;H05K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工具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箱,尤其是一种电气控制实训柜用多功能工具箱。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8208614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气控制实训柜,该柜体底部设置的工具箱设置有抽屉,抽屉上面设置有平台,且该平台上设置有一台测试电机,且抽屉顶面上设置有电缆桥架,该结构所示的工具箱箱体内部只是用于放置备用的元器件、各类工具和电缆,仅起到储物的功能,且抽屉上部的一半空间用于安装测试电机,另一半用于设置电缆桥架,这种工具箱布局没有结合工具箱设于电气控制柜下方的实际设置特点,是对空间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工具箱,以解决现有工具箱不结合电气控制柜实际设置特点而造成工具箱空间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工具箱,其箱体正面为抽屉式结构,箱体的顶盖中部设有用于固定电动机的固定装置,所述箱体顶盖上用于固定电动机的固定装置的两侧中至少一侧设置有一排过线孔。
所述箱体的顶盖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顶盖呈不小于90°的上翻沿。
进一步的,所述一排过线孔为均布的四个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多功能工具箱技术方案如下:该工具箱的箱体前面和后面为对开抽屉式结构,箱体的顶盖中部设有用于固定电动机的固定装置,该顶盖上靠用于固定电动机的固定装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排过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盖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顶盖呈不小于90°的上翻沿。
进一步的,所述一排过线孔为均布的四个孔。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固定电动机的固定装置为并排设于箱体顶盖上的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前后抽屉上分别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工具箱在箱体的顶盖上布设过线孔和用于固定电动机的固定装置,该工具箱为抽屉式结构,不仅能够放置各类工具实现储物功能,顶盖上安装电动机,还有放线柜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合工具箱用于电气控制柜的特点,实现了一箱多用,且通过过线孔放线这种结构简单、实用,同时也大大节省了顶盖上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多功能工具箱箱体的前后面为对开抽屉式结构,顶盖上设置电动机固定装置和两排过线孔,可设于正反面均设置培训工位的电气控制柜中,且工具箱本身不仅能够放置各类工具实现储物功能,顶盖上可安装两台测试用电动机,还有方线柜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合工具箱用于电气控制柜的特点,实现了一箱多用,且通过过线孔放线这种结构简单、实用,同时也大大节省了顶盖上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工具箱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多功能工具箱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对开抽屉多功能工具箱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对开抽屉多功能工具箱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多功能工具箱
如图1,2所示,多功能工具箱的箱体1正面为抽屉式结构,抽屉2上设有把手,箱体1的顶盖中部设有用于固定电动机3的固定装置4,箱体1顶盖上用于固定电动机的固定装置4的前侧设置有一排四个过线孔5,当然后侧也可以设置过线孔。箱体1的顶盖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顶盖呈不小于90°的上翻沿6,防止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废线头、螺钉、螺母等掉落在电气控制柜内部。
二、对开抽屉多功能工具箱
如图3、4所示,对开抽屉多功能工具箱的箱体前面和后面为对开抽屉式结构,前后抽屉2上均设有把手,箱体1的顶盖中部并排设有两个用于固定电动机3的固定装置4,该顶盖上靠用于固定电动机的固定装置的前侧和后侧均匀设有一排四个过线孔5。箱体1的顶盖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顶盖呈不小于90°的上翻沿6,防止培训过程中产生的废线头、螺钉、螺母等掉落在电气控制柜内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万特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万特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03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